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山音乐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喜报丨我校3门课程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更新时间:2025-08-31 20:47  浏览量:1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我校《民族弓弦乐》和《电子音乐作曲》两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工尺谱概论》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

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公示名单

序号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课程类型(开课平台)1民族弓弦乐于红梅胡瑜、闫国威、陈艳线下课程2电子音乐作曲李小兵钱琦、关鹏、孙宇明、赵艺璇线下课程3工尺谱概论吴晓萍_线上课程(中国大学MOOC)

《民族弓弦乐》

课程负责人:于红梅

《民族弓弦乐》课程融合前沿教育理念与系统化教材,确保教学的规范性与有效性。通过“一对一”独奏课程和“一对多”重奏课程,精准教学,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成长路径,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倾力打造“圣风室内乐团”与“艺境室内乐团”两大品牌,为学生提供从日常排练到专业舞台的完整艺术实践机会,助其积累宝贵经验,展示卓越才华。

课程团队始终以传承与发展胡琴艺术为己任,深耕于这一承载千年华夏韵味的民族乐器,致力于推动胡琴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创新发展。团队不仅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等方面取得瞩目成绩,更培育出一批技艺精湛、富有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民族弓弦乐演奏人才,他们屡次斩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现场展示活动(原文华奖)、中国器乐电视大赛等国家级权威赛事最高荣誉。由团队创建的“圣风室内乐团”“艺境室内乐团”,已成为中国当代民族室内乐领域的标杆性团体,不仅艺术表现力出众,更在推动胡琴专业教育体系化、规范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子音乐作曲》

课程负责人:李小兵

《电子音乐作曲》是一门充满创新特色、与时俱进的课程,充分体现了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跨学科理念。课程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背景,有机整合传统作曲技术理论、数字音频技术和音乐声学等领域的知识,并将人工智能技术系统地融入教学实践。这种前瞻性的融合不仅极大地拓展了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更为学生在作曲和音乐制作中提供了广泛的探索和实验机会。

课程团队积极开展跨学科教学研究,持续推动教学创新与改革,在教学内容重构、方法探索与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成果团队探索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辅助音乐创作,包括通过AI算法生成音乐素材、AI技术在交互音乐中的应用等。在扎实的教学与前沿技术融合实践中,培养的学生屡次在国内外重要赛事中斩获佳绩,充分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显著成效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卓越成果。

《工尺谱概论》

课程负责人:吴晓萍

《工尺谱概论》是中央音乐学院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的线上课程,课程选取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谱形式:昆曲工尺谱、琵琶工尺谱、西安鼓乐俗字谱等,以工尺谱的实际译谱和模唱为主,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讲解,作到理论结合实践,进而增强学生及社会学习者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和感性上的认识。

《工尺谱概论》作为一门系统讲解与研习传统工尺谱的课程,具有开创性与引领性的学术地位。本课程不仅填补了传统乐谱教学体系中的关键空白,更以系统、专业的内容架构,吸引了海内外逾万学子参与修读,课程连续七轮播出,持续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在当代的传播,且成为众多高等院校在工尺谱教学领域的重要参考。

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战略举措,将课程建设作为提升办学质量的核心引擎,充分发挥一流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秉持“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建设标准,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立足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更广阔的视野推动高等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培养高精尖、国际化、德艺双馨的创新音乐人才,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音乐教育自主人才培养体系贡献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高等音乐教育新篇章。

供稿:教务处

场馆介绍
中山公园音乐堂座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中华路4号
乘1、4、5、10、22、37、52、726、728、802路等天安门西站下车或地铁1号线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