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山音乐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2万次挥拍!天安门广场3000人合唱背后……

更新时间:2025-09-05 18:23  浏览量:1

文 | 陈茴茴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举行。由首都40所高校3000名学生组成的合唱团,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激情唱响《松花江上》等多首抗战主题歌曲,既为大会营造出情绪高昂、热情饱满的氛围,也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的时代风采。

3000人合唱团演唱整齐划一、激情澎湃的背后,离不开广场合唱分指挥团队的辛勤付出。此次,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广场合唱分指挥团队的20名学子肩负起了合唱分指挥的重任。

30840分钟训练

只为“零误差”

天安门广场场地宽阔、声场分散,加之声波传播存在延迟,若以语言控制合唱团起拍,极易出现“声浪起伏”式的轮唱现象。为解决该难题,2009年国庆60周年、2019年国庆70周年庆典,2021年“七一”庆祝大会以及今年的纪念大会,均采用了分指挥引领大型合唱的形式。今年,天安门中心表演区共设置8个指挥台,20位分指挥轮流登台,指挥3000人的大合唱。

天安门广场上的8个指挥台相距较远,每位分指挥几乎难以用余光看到其他人。每人需引领近四百名合唱团员,既要克服声音延迟,还要确保每一个气口、每一次起拍与收拍完全一致。实现这一目标的背后,是团队与个人付出的巨大努力和汗水。

与以往几次庆典合唱相比,本次活动筹备时间更紧张,从人员遴选到正式演出,分指挥团队仅有120天时间,不足以往庆典筹备周期的一半。经过专家团队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层层筛选,最终20名符合条件的在校生入选。

这20名学生中,有四分之三未曾系统学习过指挥,需从零开始打基础。自5月10日起,团队每周进行三次、每次超过三小时的训练。每一位成员都全力以赴,确保不掉队。大一、大二的同学们还需同时应对20多门课程的期末复习;而即将升入毕业年级的成员,则面临着考研与就业的双重压力。训练之外的深夜与清晨,学校的楼道、教室和宿舍里,总能看到他们背谱、练动作的身影。

6月,经过校内多次考核与审查,分指挥团队开始与5个片区的合唱团分别合练。第一次承担指挥任务的贺子芸,站在指挥台上听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歌声在自己的引领下响起,又收获合唱团的热烈掌声时,内心既兴奋又紧张,“看到大家信任的目光,我忽然明白了肩上的责任。”

倒计时66天,分指挥团队前往平谷封闭训练基地,进行了为期10天、每日长达12小时的高强度集训。每天,每个人都要严格执行从早6点到晚10点的封闭集训,内容包括5公里长跑、站姿挥拍、体力耐力、肢体语言、情感表达等,同时涵盖作品解读与实践演练。为统一动作幅度,老师在训练场拉起两根长绳,学生在限定范围内挥拍,每人每日保持两万次以上的基础挥拍练习,确保每一拍都精准一致。专家组每3天进行一次阶段考核并公布排名。对分指挥们来说,封闭期的每一天都是在紧张与高压下度过的。

今年夏季,北京持续高温,炎热的天气成为训练与演出中的一大挑战。7月,分指挥团队与联合军乐团及合唱团进行了6次合排,重点解决演唱与演奏速度的稳定性、配器变化、音响协调及联合军乐团与合唱的各声部平衡等问题。作为广场合唱重要的桥梁,分指挥们背对总指挥,仅能依靠听觉把握节奏与速率。由于点位不同,每位分指挥身后可能是不同的乐器组,在声音延迟的情况下,靠近两侧的指挥所听到的中心返送声与现场演奏甚至会是两个不同的速度,每个人都需不断调整,适应复杂的声场环境。

7月底,分指挥团队在坚持校内训练与大合排的同时,分为四组随指挥部、导演组及专家教师前往组成合唱团的40所高校开展下校辅导。他们清晨出发、夜晚返校,每次排练后还需撰写文字总结,反馈各校合唱团存在的问题,当好合唱团与指挥团队的纽带。8月,分指挥团队参加了3次全要素彩排,常常午后集合、凌晨返校。当他们真正站在天安门广场,抬起双臂的那一刻,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庄严。

分指挥团队合影

685节课、30840分钟的训练——这不只是一串数字,更是一份坚持。对于分指挥团队而言,这一切不仅是为了9月3日当天的“零误差”,更是为了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一份荣耀。

广场分指挥训练法

重要突破

2021年“七一”庆祝大会分指挥与合唱队员合练 蔡代征/摄

2009年国庆60周年、2019年国庆70周年庆典,2021年“七一”庆祝大会及202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合唱与分指挥训练总指挥李刚都承担着广场合唱与分指挥训练工作。他说,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难点与变化,对团队和自己都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次合唱任务虽没有无伴奏作品,但仍具备难度大、变化多的特点。指挥动作的设计、作品表现力与感染力的处理,都需从细节逐一打磨。团队还面临时间紧迫、作品编排不断调整、未及封闭训练就需合排等诸多挑战,唯有积极面对、努力克服、精益求精。

暖场环节中,《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4首抗战主题歌曲依次唱响。新版《松花江上》节选原作前半部分,速度约为68,由男低音起声,逐步发展为混声三部合唱。如此慢速的作品对指挥的统一性提出极高要求,需重新摸索慢速作品中的气口、呼吸与表现。为此,专家团队精心设计指挥的节奏,再从动作上体现作品特有的历史感、呼吸感与张力。《在太行山上》的难点在于速度变化——从80多升至122,对分指挥的呼吸控制与内心节奏稳定性提出严峻考验。《保卫黄河》本次演唱速度达152,部分段落甚至达到160,无论分指挥还是合唱团,均需在呼吸、咬字等方面细致打磨。《请你检阅》作为一首节奏鲜明的军歌,要求指挥快速起拍、反应敏捷。为表现力度,团队中的女生甚至在训练时手脚绑沙袋以增强体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歌唱祖国》两首作品曾在以往庆典中演出,经验丰富的分指挥以老带新,给予了新成员诸多帮助。

李刚说,首师大分指挥团队第四次完成国家庆典合唱任务。自2009年至今,团队不断磨合、探讨、成长,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庆典合唱分指挥训练法。该训练法立足指挥基本功、团队精神建设与作品指挥演唱的多元融合,既确保庆典任务的完成,也体现了指挥专业的规范。

在他看来,国家庆典合唱分指挥训练在提升指挥技巧的同时,通过更复杂的动作编排,在整齐划一的基础上增强音乐表现力,实现了广场分指挥训练法的重要突破。这一方法既基于室内合唱指挥的基本功,又区别于其个性化表达,更强调共性,对全国中小学大型活动及非职业指挥人才培养具有推广价值。

105名学子

青春接力

从2009年到2025年,首都师范大学分指挥团队共培养四代、105名分指挥。他们中有的已成为专业指挥,有的担任一线音乐教师,还有的加入庆典合唱指挥与教师团队,成为专家组成员或高校训练指导教师。“面孔”在变,但每一代分指挥的责任与精神,已成为首师大音乐学院学子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2009年国庆60周年庆典天安门广场合唱团

曾担任2009年国庆60周年庆典合唱分指挥的顾洪来回忆,当初自己姿势僵硬,指导老师让他贴墙练习挥拍,每次头都撞在墙上“咚咚”作响,至今记忆犹新。参与2019年国庆70周年庆典的文韬,是当时团队中少数指挥专业的学生之一。起初,他因分指挥训练限制个人艺术表达而感到困扰,后在李刚老师的启发下明白了“有约束的自由”的真正含义。李刚说:“室内合唱指挥展现个人艺术风格,而广场多指挥训练法核心是‘整齐划一’,要求在技术基础上实现‘共性’。”

现担任合唱团指导管理老师的张贝妤说,分指挥训练经历对自己当前工作帮助极大。团队中惟一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朱志文,曾在部队服役期间看到同学站上2021年天安门广场指挥台,暗下决心也要争取这样的历练,如今终于如愿。

105人的分指挥队伍,不断有人加入、成长、离开。无论是如今已成为岗位骨干的前辈,还是刚刚加入的“萌新”,这段经历让他们与祖国实现“零距离”接触,也为他们的青春纪念册添上了难以忘怀的辉煌一页。

场馆介绍
中山公园音乐堂座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中华路4号
乘1、4、5、10、22、37、52、726、728、802路等天安门西站下车或地铁1号线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