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去溯源 奇幻科普音乐剧《汉字在哪里》在郑首演
更新时间:2025-09-08 11:13 浏览量:1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祁道鹏
穿越千年开启文化溯源,横竖撇捺间窥见古人智慧,在舞台上看到汉字的起源演化是种什么体验?
9月7日,奇幻科普音乐剧《博物馆奇妙夜之汉字在哪里》(简称《汉字在哪里》)在郑州大剧院首演。据悉,该剧由深圳市小橙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南歌舞演艺集团、郑州城建聚橙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剧目通过跨越时空的奇幻叙事,生动展现汉字从甲骨文、篆书到繁体字、简体字的演变历程。
《汉字在哪里》剧情以“汉字的消失”为谜题,主角张小远与穿越时空的古人组队,通过造字、文字统一、汉字艺术化到汉字简化,串联起中华汉字的发展史。舞台上既有传统文化的厚重,也有现代儿童视角带来的轻松与幽默,鲜活、可对话的剧情场景让人沉浸。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何讲好汉字方寸之间的故事?
在创作前期,《汉字在哪里》主创团队专程走进河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商博物馆进行实地采风。在博物馆专家的引导下,导演、舞台美术和音乐团队深入查阅了珍贵馆藏与研究资料,从甲骨文的拓片、历代书法真迹与碑刻之中,获得了第一手创作灵感。许多舞台细节都直接取材于馆藏实物,如舞美设计中的甲骨纹理、道具上的篆书刻痕、歌词中对古文字的描绘等。
该剧艺术表现突出多元融合特色。主题曲《方方正正中国字》以童谣旋律传递汉字之美,舞蹈《一横一竖》则用肢体化作笔墨,将汉字形态具象化,让观众在舞台上“看见”文字的呼吸与律动。音乐、舞蹈、诗歌与书法交织成一场全感官的艺术盛宴,使观众不仅在观看,更在沉浸式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
“汉字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导演团队相关负责人说,希望通过这部剧,让孩子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造力,并在全球化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值得一提的是,郑州城建聚橙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作为该剧的联合出品方之一,其运营管理的郑州大剧院正从“演出场馆”到“内容创造者”开启转型升级,实现“场地提供者+内容创造者”双轮驱动。此外,这也是郑州大剧院与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合作的深耕之作,今后郑州大剧院将继续探索与本地院团合作的新态势,挖掘中原丰厚的文化底蕴,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IP。
据了解,此次《汉字在哪里》在郑州首演后,将开启全国巡演,预计将到咸阳、南阳、晋城、运城、兴安盟、日照、嘉兴、苏州、衢州、南平、深圳等城市巡演,让更多孩子在剧院与汉字相遇,探秘古今,感受来自华夏文明的温度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