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为王:啤酒行业正从“卖酒”走向“造体验”
更新时间:2025-09-12 19:30 浏览量:1
当精酿啤酒走出酒吧与瓶装货架,走进音乐节、艺术现场甚至体育赛事,它代表的早已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而是一种场景化的生活方式表达。
作为持续关注啤酒行业变革的观察者,主编试图探讨一个正在发生的趋势:啤酒品牌如何借助复合型文化场景,实现从“产品供给”到“情绪链接”的跨越?
啤酒行业的新赛道:
从场景力到全方位体验
在啤酒行业,竞争的核心维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向。过去,行业的竞争多集中于“产品力”与“渠道力”——拼的是麦芽香气与酒花苦度的精益求精,是线下终端铺货与线上电商渗透的全面覆盖。然而,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与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一个新的关键词正快速崛起——场景力。
今天的消费者,尤其年轻一代,早已不满足于“为喝啤酒而喝啤酒”。他们追求的是情绪上的共鸣、社交中的认同,以及某一时刻的完整体验。啤酒不再只是一种饮品,而是化身为一种“场景介质”:它出现在音乐节现场的举杯瞬间、看球赛时的欢呼呐喊、露营野餐中的放松交谈——这些具身体验的场合,才是品牌真正与用户建立深度情感联结的关键。
啤酒与音乐节:
天然的盟友
从欧洲的摇滚节到亚洲的新兴独立音乐节,啤酒几乎从未缺席。音乐节带来的不仅是演出,更是一种情绪释放与社交连接,而啤酒正是这种氛围的最佳“媒介”。它不仅能够满足即时的饮用需求,更是情绪的象征、社交的“润滑剂”。
随着中国音乐节的日益专业化、规模化,啤酒与音乐节的结合,也正在从单纯的“赞助露出”走向深度的“场景共创”:限定口味、互动体验、沉浸氛围,让啤酒成为音乐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消费群体:
追求场景与人生体验
当下,中国的新型消费群体越来越看重场景体验。音乐节之所以吸引他们,不只是因为阵容,而是它代表了一种全方位的“人生体验”。就像有人远赴Fuji Rock,不只是为了摇滚,而是为了在山林中露营、在自然中感受音乐——这种“场景化的生活方式”,正是年轻人所追求的。
在这样的消费逻辑中,啤酒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消费者们来说,一场音乐节的记忆,不仅仅是看过哪位艺人,而是举杯的瞬间、朋友的笑声、音乐与酒精共同激发的氛围。
精酿的破圈:
从小众走向大众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长期活跃在小圈子的精酿品牌,正在借助音乐节、体育赛事等大众化场景,实现新的跃迁。精酿所代表的个性化、差异化,与年轻人强调自我表达的需求高度契合。而当这些品牌走进更大的舞台,它们也在完成从“小众爱好者”到“大众认知”的转化。
这不仅是品牌自身的机会,也是整个行业的趋势信号:啤酒的竞争,正在从产品比拼转向文化和场景的共建。而这一趋势,也体现在即将于上海发生的跨界实践之中。
9月19日-9月21日,于2025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开赛前夕举办的「The Next Big Thing x ACE音乐现场」,即是一个融合网球文化、音乐演出与城市户外生活方式的复合场景。
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音乐节,更像一个以运动精神为基底、多元艺术形式共融的体验场——而这恰恰为精酿啤酒提供了与目标消费者深度共鸣的空间。在这里,体育的速度感、音乐的热烈情绪与啤酒的畅快口感将交织在一起,为消费者带来一次全方位的沉浸体验。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买个票去玩玩。偷偷告诉大家,主编届时也会在现场支个摊,欢迎来找主编喝一杯,举杯碰撞灵感,在音乐中尽情释放多巴胺。展位还有拾捌精酿提供的多款畅饮可供选择,邀你一起探索啤酒与音乐的无界乐趣!
时间:2025年9月19日-9月21日
地点:上海世博文化公园星光草坪
单日抢鲜票99元
单日全价票129元
大麦
bilibili会员购
无论是音乐节、体育赛事,或是其他新兴文化场景,啤酒正在不断超越其物理属性的限制,成为一种“场景介质”,连接情绪、社群与记忆。
而对行业而言,唯有理解场景背后的文化动机与人性需求,才能真正跳出传统竞争逻辑,走向意义驱动的品牌建设。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保持观察、保持思考——也保持举杯的姿态。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