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山音乐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用音乐诠释上海精神 交响作品《繁花》10月首演

更新时间:2025-09-18 17:44  浏览量:1

90岁仍在创作,用音乐诠释上海精神

陈钢新作《繁花》10月首演

“陈钢啊,你现在才90岁,继续给我们写小提琴作品啊!”在作曲家陈钢90岁生日之际,他的老朋友、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隔空喊话。1959年,18岁的俞丽拿首演了陈钢和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从此,琴弦上的蝴蝶飞向世界各地,深入人心。

没想到,90岁的陈钢真的还在创作。昨天下午,在黄浦江边的世界会客厅,陈钢在“克勒门文化沙龙”宣布,他的最新作品《交响序曲——繁花》将于10月3日在上音歌剧院首演。这场“繁花2025——陈钢交响作品音乐会”将由张亮执棒上海爱乐,是陈钢创作生涯的一次“深情回眸”。

“如果用音乐诠释上海精神,会是怎样的旋律?”陈钢给出他酝酿六十年的答案。陈钢的学生舒乐用钢琴奏响《繁花》片段,灵动旋律中既有中西合璧的先锋特质,又饱含上海的烟火气息。

“这是最新作品,也是最旧的作品。”陈钢的话语里藏着一段跨越一个甲子的创作往事。上世纪六十年代,尚是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的他为一部喜剧电影创作配乐,为契合画面,他大胆融合中国戏曲、民歌与西方现代作曲技巧。这段充满动感的旋律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多年后,电视剧《繁花》的热播让陈钢灵光乍现:“上海那么繁华、开放、永不停歇,当年那段没有问世的旋律和节奏,用来象征上海的精神不是恰如其分吗?”在画家陈逸鸣的鼓励下,陈钢下定决心,创作一部献给上海的“繁花”。

“王家卫的《繁花》是他记忆中的上海,而我的《繁花》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上海。”陈钢坦言,作品以当年的旋律为起点,用滚动向前的节奏象征上海的都市活力;中段引入父亲陈歌辛的《恭喜恭喜》,融入《梦中人》章节,勾勒百年上海的苦难与坚韧;终章则指向城市的未来。于是,经过六十年岁月的洗练与积淀,深藏多年的音乐灵感终于谱就一曲新时代的“繁花”。

场馆介绍
中山公园音乐堂座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中华路4号
乘1、4、5、10、22、37、52、726、728、802路等天安门西站下车或地铁1号线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