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山音乐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每日一宝丨战国“鹿”人乐队?探秘荆州博物馆的“战国音乐精灵”

更新时间:2025-09-19 08:34  浏览量:1

在荆州博物馆的展厅里

一件造型奇特的文物静静伫立

就是战国时期的

一件将艺术与实用完美融合的漆木乐器

更是一曲穿越千年的

楚文化赞歌

“鹿”与“鼓”的奇幻邂逅:楚人的浪漫想象

这件卧鹿鼓

是一件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的

楚国“乐器明星”

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

先说说它的“颜值”

全身是圆雕的卧鹿造型

小鹿四肢盘曲在身体两侧

脖子伸得直直的

脑袋和身体用榫卯巧妙拼接

头顶还插着一对鹿角

别提多灵动了

它的“外衣”也很讲究

先刷一层黑漆打底

再用红、黄漆画出小鹿的斑纹

像给小鹿穿上了花衣裳

最有意思的是鹿的臀部

有个方形榫卯孔

插着一个圆形小木鼓

木鼓上的朱红彩绘卷云纹

精致得很

再讲讲它的“才华”

作为乐器的本事

这卧鹿鼓其实是“鹿架鼓”

小木鼓就是它的“发声器”

敲击小木鼓

能发出像现在梆子、木鱼一样

清脆的声音

专门用来打节奏

在当时

它常和悬鼓、扁鼓这些大鼓

配合演奏

是乐队里重要的“节奏担当”

为什么楚人要把鼓做成鹿的样子呢?

原来楚地多湖泊、草木丰

麇鹿、梅花鹿随处可见

楚人觉得鹿性情温和又有灵性

是瑞兽

而且《诗经》里

有“呦呦鹿鸣”的诗句

是贵族宴饮时的助兴曲

楚人把鼓架做成卧鹿

就是想让大家听着鼓音时

仿佛能听到小鹿“呦呦”的叫声

让音乐更有画面感

一件文物,一段历史,一种精神

卧鹿鼓的鼓声已沉寂千年

但楚人追求美

创造美的灵魂

依然在荆州博物馆的展厅里回响

这个周末

不妨走进博物馆

与这只“战国音乐精灵”

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吧!

场馆介绍
中山公园音乐堂座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中华路4号
乘1、4、5、10、22、37、52、726、728、802路等天安门西站下车或地铁1号线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