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山音乐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AI创作歌曲在腾讯音乐遭拒签:创新与规则的碰撞何时休?

更新时间:2025-09-20 10:35  浏览量:1

当AI生成的原创歌曲在腾讯音乐平台发行时频频遭遇"无法签约"的尴尬,这背后究竟是对版权的合理保护,还是对技术创新的无形压制?一位AI音乐创作者向我们倾诉了他的困惑:"我用AI工具独立生成的歌曲,旋律和歌词都是原创,为什么连最基本的创作者权益都无法获得?"

从法律层面来看,AI音乐创作的版权归属确实存在灰色地带。传统观念认为,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人类智力创作",而AI作为工具产生的作品难以界定其法律主体。但现实中,许多AI音乐作品确实展现出独特的创意和艺术价值,不少作品在网易云音乐等平台获得数十万播放量。这种矛盾正在催生音乐产业的新一轮变革。

区块链技术或许能为AI音乐版权提供突破口。通过不可篡改的时间戳记录创作过程,配合AI的智能识别功能,可以清晰追溯作品的生成路径和所有权链条。已有平台开始尝试这种"区块链+AI"的双重认证模式,为AI音乐人建立可信的创作凭证。但在主流音乐平台,这套体系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更令人费解的是商业逻辑的割裂。同一首AI创作的歌曲,在网易云音乐可能获得可观分成,在腾讯音乐却连基础签约资格都没有。这种平台间的政策差异,反映出行业对AI音乐价值认知的分歧。某AI音乐工具开发者透露:"我们用户的优质作品在腾讯音乐平均播放量达5万次,却因'非人工创作'被拒之门外。"

技术发展的速度永远快于制度调整。当AI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作词、作曲、编曲的全流程创作时,音乐产业的版权规则是否也该与时俱进?德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已开始尝试为AI音乐设立特殊备案制度,这种开放态度值得借鉴。毕竟,判断作品价值的核心应该是音乐本身的质量,而非创作工具的性质。

AI音乐的商业化之路虽面临阻碍,但创作者们仍在探索各种可能性。除了主流音乐平台,通过短视频配乐、定制歌曲服务等渠道,优秀AI音乐作品正在找到自己的受众。某位月入过万的AI音乐人分享道:"关键是把AI当作创作伙伴,注入自己的审美和情感,这样的作品自有其独特价值。"

在这个人机协作的新时代,音乐产业需要建立更包容的规则体系。既保护传统音乐人的权益,也为AI创作留有发展空间。毕竟音乐的灵魂在于打动人心,只要作品足够优秀,创作方式又何必设限?当平台方、立法者和创作者能够达成共识,我们或许会迎来音乐产业真正百花齐放的新篇章。

场馆介绍
中山公园音乐堂座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中华路4号
乘1、4、5、10、22、37、52、726、728、802路等天安门西站下车或地铁1号线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