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歌声穿过深夜向你轻轻飘去
更新时间:2025-09-19 15:44 浏览量:1
去年在宁波大剧院看演出,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场休息或者散场离开的路上,我经常会不由自主的哼唱一段曲调。
不是刚刚演出的曲目,也不是洗脑歌曲,而是那首著名的舒伯特小夜曲。轻柔的曲调不仅让我继续延续回味音乐的美妙,还能帮我平抚内心纷杂思绪。
可是有时候都上床准备入睡了,脑子里还盘旋着这调子,甚至第二天还不断循环着。
我去查了资料,据说这种现象还很普遍,还有个通俗有趣的名字:耳虫效应。
我很奇怪,近几年我很少听舒伯特的作品,音乐会和唱片的记录都没有,为什么我的浅意识就选择这曲子循环播放呢?
百思不得其解。
8月31日听贝九时候,回家的路上又出现这情况,又是不由自主哼唱起来小夜曲,等我意识到这情况,想带上耳机想听一些讲座,企图转移注意力的时候,玄妙的事情发生了。
讲座主持人开始西方古典音乐中浪漫主义时期的介绍,第一位就是舒伯特,代表曲目就有这首小夜曲。
看来主持人也非常喜欢这首曲子,一连介绍了五个版本:男声、女声、小提琴、大提琴和吉他。
最动听的自然是那首希腊国宝级歌手Nana Mouskouri的女声版本,初听已惊,再听依然。
小夜曲原本是中世纪欧洲的游吟诗人在恋人的窗下所唱的爱情歌曲,撩拨着爱人的心弦。
舒伯特的这首小夜曲则是采用了德国诗人莱尔斯塔伯的诗篇,经过舒伯特的谱曲,音乐与诗歌完美交融。
全曲给人营造了一个优美恬静的意境,淡淡的爱恋在风中飘,忧伤的气氛里有着最真实的对爱的渴望。
这次我还注意听到了小夜曲中的德语诗篇:
我的歌声穿过深夜
向你轻轻飞去
在这幽静的小树林里
爱人我等待你
皎洁月光照耀大地
树梢在耳语 树梢在耳语
没有人来打扰我们
亲爱地别顾虑 亲爱地别顾虑
你可听见夜莺歌唱
她在向你恳请
她要用那甜蜜歌声
诉说我的爱情
她能懂得我的期望
爱地苦衷 爱地苦衷
用那银铃般的声音
感动温柔的心 感动温柔的心
歌声也会使你感动
来吧亲爱地
愿你倾听我的歌声
带来幸福爱情 带来幸福爱情
这样的情诗,这样的旋律,对爱而不得的乞求,对爱人焦虑的呼唤,以及对于爱情欢愉的渴望,似乎应该是男声演绎更有窗前吟唱的画面感。
我在公众号曲库中没找到讲座中的Ian Bostridge的版本,但这首中文男声版也更容易我们的直接感受吧。
这首质朴纯真的小夜曲是在舒伯特短暂三十一年的生命结束后才被从旧纸堆中挖掘出来。
很难想象,舒伯特究竟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创作出的这首美轮美奂的作品。那一种若即若离的梦幻感,那一种幽静温润的诗意。
我只能从旧纸堆找一首小诗来通感一下: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王涯《秋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