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山音乐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2025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建议加强AI监管

更新时间:2025-09-22 17:21  浏览量:1

南都讯 记者 丁慧峰 2025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主论坛9月20日在厦门举办。来自政产学研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数字音乐产业的融合创新、未来方向展开探讨,并展示产业最新成果。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在致辞中提到,2024年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用户规模超9亿,面对AI、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趋势,数字音乐已成为培育数字文化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

大会现场,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发布了《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报告(2024)》。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总规模达2113.5亿元,同比增长10.8%,音乐短视频、音乐直播增速突出;全国数字曲库总量2.63亿首,流行音乐仍占主导。报告同时指出,AI生成音乐扩张带来的原创价值稀释、版权分配不均等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建议建立公平版权机制、加强AI监管、推动数据互通与原创扶持。

2024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总规模达2113.5亿元。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张传静发布了《数字音乐元数据》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这是我国首个覆盖数字音乐全流程的数据标准,将助力打破平台数据壁垒、强化版权管理、保障音乐人权益。论坛还围绕音乐内容创作、平台推广、文旅融合等关键领域,促成了多项战略合作落地。

大会对数字音乐年度荣誉产业项目进行表彰,洛天依《戏游九州》音乐MV等获得年度AI技术创新应用项目;TME「第三届浪潮音乐大赏」、微博拿云计划获年度产业贡献项目;快手巡乐环游记等获得年度原创音乐推广与传播项目,为数字音乐产业注入新动能,树立发展标杆。

在主论坛环节,多位嘉宾分享了行业见解。著名作曲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舒楠提出,应加强民族音乐创作与国际传播,AI可作为创作工具但无法替代人类情感体验,需为音乐人建立公平收益分配机制。与会专家共识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正进入以AI为核心驱动、跨界融合为特征的新阶段,未来将深度嵌入教育、文旅、游戏等场景,形成多业态共生格局。作为大会的落户地,厦门将持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政策、产业、资本、人才对接,打造全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重要增长极。

场馆介绍
中山公园音乐堂座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中华路4号
乘1、4、5、10、22、37、52、726、728、802路等天安门西站下车或地铁1号线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