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导师来了!东城这所小学的学生有了成长导师
更新时间:2025-09-24 09:43 浏览量:1
9月22日,北京市东城区安外三条小学举办“同心筑梦传薪火 民族团结启新篇”民族团结教育周主题活动。活动现场,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师生受邀参与,学校还聘请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为“学生成长导师”,进一步推动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化民族团结教育。
东城区安外三条小学校长李拥军在致辞中,从“共居”“共姓”“共融”“共荣”四个维度,讲述“中华民族”这一名字承载的五千年血脉,既阐释了民族团结的核心要义,又对学生们提出“以心相融、携手共进”的殷切期望。
据悉,安外三条小学共有157名少数民族同学,涵盖满族、回族、蒙古族等8个民族。活动现场,5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身着特色民族服饰登台,带来朗诵《五十六朵花 共绘中华家》。其中一位朗诵者的妈妈,也是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的毕业生,特别到场并以琵琶伴奏国乐《茉莉花》为表演注入浓厚民族韵味。孩子们以铿锵的语调讲述各民族共生共荣的故事,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播撒进听众心中,更加生动凸显学校积极推进校家社协同共育理念,让民族团结教育在多方合力中更具感染力。
为推动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化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此次活动正式开启安外三条小学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的合作新篇章。现场,李拥军为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胡美玲颁发“学生成长导师”聘书,未来这位大学教授将带领安外三条的学生们,探索民族音乐的奥秘,搭建起文化传承的桥梁。
马头琴的辽阔旋律勾勒出草原的壮美,葫芦丝的清脆曲调传递出雨林的灵动……活动现场,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的学子们带来少数民族乐器联奏表演。表演巧妙融合了多民族乐器特色,让不同民族的音乐语言在同一首乐曲中和谐共鸣,生动诠释了文化交融的魅力。
为进一步丰富民族文化学习载体,活动还举行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材颁发仪式。该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收录了各民族特色文化与团结小故事。与会嘉宾共同为五年级学生代表发放教材,鼓励同学们通过书本探索民族文化,在学习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材里藏着许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小故事,每一份坚守与帮扶,都是民族团结的荣光印记。”安外三条小学副书记徐烜为同学们分享了教材中的温暖团结故事。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段段感人的情节,让学子们深刻理解“团结”并非口号,而是浸润在日常点滴中的责任与担当。
之后,安外三条小学合唱团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学子携手登台,共同带来《天耀中华》,不同的声音在悠扬旋律中相融,唱出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美好祝愿。活动在歌声中推向高潮。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安外三条小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用好《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材,深化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的合作,通过更多元的活动、更丰富的载体,引导学子们在了解中尊重、在尊重中包容、在包容中共进,真正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融入成长点滴,用实际行动书写民族团结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