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声润心,以文化人—成都棠湖艺高音乐系王雪老师声乐公开课成功举行!
更新时间:2025-09-25 15:14 浏览量:1
2025年9月23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声乐校级公开课在教学楼理论教室三如期举行。本次公开课由音乐系王雪老师主讲,以“内口腔的打开状态和保持”为核心主题,为到场师生呈现了一堂技艺精湛、内涵丰富的声乐教学示范课。
气息训练——夯实根基
课程伊始,王雪老师以清晰的讲解和生动的示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科学发声的关键——内口腔的打开与稳定保持。她指出,这不仅是获得圆润、通透音色的物理基础,更是气息畅通、情感表达的生理保障。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巧妙地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以“mo”母音作为基础练习,对学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针对性指导。
从口型、气息支撑到共鸣位置,王老师耐心纠正、精准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从“用力喊”到“用气唱”的转变,感受身体作为乐器和谐共鸣的美妙状态,充分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因材施教的教学智慧。
技道融合--歌声中彰显文化自信
课程的高潮部分,是修正了学生的技术技巧和发声状态后,深情演绎了古诗词艺术歌曲《越人歌》。这首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老歌谣,经由现代作曲家的谱曲。当“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婉转旋律响起,学生们不仅用趋于成熟的技巧展现了声音的圆润与穿透力,更将歌曲中蕴含的跨越阶层的真挚情感与古典诗词的意境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雪老师在点评中指出,声乐学习绝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技术与文化修养的双重修炼。她强调:“我们学习打开内口腔,是为了让美好的声音自然流淌;而我们演唱《越人歌》这样的经典作品,更是为了打开心灵的‘口腔’,去深情‘歌唱’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每一个字正腔圆,每一次情感投入,都是对民族文化的深切认同与自信表达。”
立德树人,艺术教育浸润思政内涵
本次公开课不仅是一次声乐教学方法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课程思政”实践课。它成功地将专业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启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就蕴藏在每一个精准的音符里,蕴藏在每一首传承千年的经典作品之中。
通过对发声基本功的锤炼,让大家领悟到做学问、干事业需要脚踏实地、打好根基的朴素真理;通过对《越人歌》的演绎,让同学们增强了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文化自豪感,自觉肩负起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
声乐不仅是技巧的较量,更是心灵的表达。在棠湖艺高,每一堂课都是一次艺术的启程。 此次公开课不仅展示了王雪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更体现了我校音乐系注重基础、精益求精的教学理念。一场公开课,一次声音的觉醒之旅!感谢王雪老师的倾囊相授,也致敬每一位勇敢追逐艺术之梦的少年。期待未来更多“一棠之声”绽放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