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山音乐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93年我划伤同桌的脸,多年后我去相亲,她妈妈在路上拦住我

更新时间:2025-09-26 20:56  浏览量:1

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空气黏稠得像化不开的麦芽糖。

知了在窗外的老樟树上声嘶力竭地叫着,仿佛要把整个夏天的力气都用完。

我正要去一个约好的地方,赴一场据说很靠谱的相亲。

介绍人是我妈单位的一个老同事,把对方夸得天上有地下无,说是个温柔娴静的好姑娘。

我心里没什么波澜,就像一潭被太阳晒温了的死水。到了这个年纪,所谓爱情,更像是一项需要按时完成的任务。

我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旧自行车,穿过一条条种满了法国梧桐的老街。

阳光被宽大的树叶切割成一片片破碎的金子,洒在地上,也洒在我身上。

就在一个拐角,一个身影突然从路边冲了出来,拦住了我的去路。

我猛地捏住刹车,车子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叫,堪堪停在那人面前。

是个阿姨,头发花白,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布衫。

她的眼神很复杂,像一口深井,里面藏着太多我看不懂的东西。

我愣住了,以为是自己不小心撞到了人。

“阿姨,您没事吧?”

她没有回答我,只是定定地看着我,那目光像两把柔软又锋利的刀子,一点一点剖开我的记忆。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周围知了的叫声,远处汽车的鸣笛,都变成了模糊的背景音。

我的世界里,只剩下她那双眼睛。

然后,我认出了她。

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猛地攥紧,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她是林晚的妈妈。

林晚。

这个名字,像一根深埋在我心口的刺,二十多年了,一碰就疼。

“你是……要去见陈家姑娘吧?”林阿姨终于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像是被砂纸打磨过。

我点了点头,喉咙发干,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别去了。”她说,“她今天不会来的。”

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跟我来吧,”她转过身,步履有些蹒跚,“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我鬼使神差地推着车,跟在了她身后。

自行车轮压过地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是在为一段尘封的往事伴奏。

我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了1993年。

那一年,我和林晚是同桌。

教室里总飘着一股粉笔灰和旧书本混合的味道。

窗外的阳光很好,照在她的侧脸上,能看见一层细细的绒毛。

她总是很安静,喜欢看书,长长的睫毛垂下来,像两把小扇子。

她的文具盒是铁皮的,上面画着一只小白兔,用久了,漆掉了一些,露出下面银白色的底。

我的文具盒是塑料的,上面是变形金刚,总是被我摔得伤痕累累。

我们就像是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直到那天。

那天,班里最调皮的几个男生围住了她。

他们要抢她那个小小的,雕着花的木头音乐盒。

那个音乐盒,我见过。

她说,是她爸爸出远门前送给她的,是她最宝贵的东西。

她把音乐盒抱在怀里,像护着一只受惊的小鸟。

她的脸涨得通红,眼睛里噙着泪,却倔强地不肯让它掉下来。

我不知道当时是哪里来的勇气。

我冲了过去,像一头被惹怒的小兽。

我手里还攥着刚刚削铅笔用的小刀。

混乱中,我只记得一片尖叫,还有手臂挥舞的影子。

然后,世界就安静了。

所有人都看着我,或者说,看着我的手,和我手里的刀。

刀尖上,有一抹刺眼的红色。

我顺着大家的目光看过去,看到了林晚的脸。

她的左边脸颊上,有一道细细的血痕,血珠正一颗一颗地往外冒,像一串断了线的红色珍珠。

她没有哭,只是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我。

那眼神,比任何责骂和哭喊都让我难受。

音乐盒掉在了地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响。

那之后的事情,我记不太清了。

好像是老师来了,家长来了。

我被我爸狠狠地揍了一顿,屁股火辣辣地疼了好几天。

但那种疼,远远比不上我心里的疼。

再后来,林晚就转学了。

我再也没有见过她。

她走的时候,什么都没带走,只留下了那个摔坏了的音乐盒,静静地躺在她的抽屉里。

我偷偷地把它拿回了家,藏在我的床底下。

很多个夜里,我都会把它拿出来,一遍一遍地用胶水粘,用小钉子敲,可它再也唱不出那首清脆的歌了。

就像我和她之间,那段还没来得及开始的友谊。

碎了,就再也拼不回去了。

那道疤,刻在了她的脸上。

那份愧疚,刻在了我的心上。

二十多年,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到了。”

林阿姨的声音把我从回忆里拉了回来。

我抬头,发现我们停在了一栋老旧的居民楼前。

墙壁上爬满了青色的藤蔓,像是岁月的脉络。

“上去吧,三楼,左手边那家。”林阿姨指了指楼上,没有要跟我一起上去的意思。

“她在等你。”

我看着她,嘴唇动了动,想问些什么,却又不知道从何问起。

她为什么要带我来这里?林晚……她还好吗?

林阿姨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她叹了口气,说:“去吧,有些事,总要有个了结。”

我把自行车锁在楼下,一步一步地走上那段昏暗的楼梯。

楼梯是水泥的,踩上去有“咚咚”的回响,像敲在我的心上。

墙壁上有些潮湿,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霉味。

三楼,左手边。

一扇深绿色的木门,门上的漆已经有些斑驳。

我站在门口,迟迟不敢抬手。

手心里全是汗。

我害怕。

我害怕见到她。

害怕看到她脸上的那道疤,更害怕看到她眼里的恨。

我甚至想过,如果她一开门就给我一巴掌,或者骂我一顿,我都能接受。

因为这是我欠她的。

我在门口站了很久,久到楼道里的声控灯亮了又灭,灭了又亮。

最终,我还是抬起了手,轻轻地敲了敲门。

“笃,笃,笃。”

三声,像是三记重锤,砸在我的心上。

门里没有回应。

我又敲了敲,这次稍微用了点力。

还是没有声音。

难道她不在家?还是……她根本就不想见我?

我心里涌上一股说不出的失落。

也许这样也好。

不见面,那份愧疚就永远埋在心底,虽然沉重,但至少不会被血淋淋地揭开。

我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门“吱呀”一声,从里面被拉开了一条缝。

我的脚步,瞬间被钉在了原地。

我慢慢地转过身。

门缝里,是一张我既熟悉又陌生的脸。

是林晚。

岁月似乎格外偏爱她,她的眉眼还是记忆中的样子,只是褪去了当年的青涩,多了几分温婉和沉静。

她的皮肤很白,像上好的瓷器。

我的目光,不受控制地落在了她的左边脸颊上。

那里,有一道浅浅的粉色痕迹。

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来。

它不像我想象中那样狰狞,反而像是一笔淡墨,不经意地画在了宣纸上,为她增添了几分故事感。

她也看着我,眼神很平静,像一汪秋水。

没有恨,没有怨,甚至没有一丝波澜。

我们就这样隔着一道门缝,对视着。

时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午后,只是这一次,没有尖叫,没有鲜血,只有沉默。

“进来吧。”

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却像一颗石子,投进了我死寂的心湖,泛起一圈圈涟漪。

她把门完全打开,侧身让我进去。

我机械地迈开腿,走了进去。

屋子不大,但很干净,布置得也很温馨。

空气中飘着一股淡淡的香味,不是香水,像是……木头的味道。

我很熟悉这种味道。

我的目光被客厅角落里的一个工作台吸引了。

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刻刀、凿子、砂纸……还有一些半成品的木雕。

有小鸟,有花朵,还有一些看不出形状的物件。

刀法细腻,线条流畅。

看得出来,主人很用心。

“喝点什么?”她问。

“白水就好。”我拘谨地坐在沙发上,双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她给我倒了杯水,放在我面前的茶几上。

然后,她在我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我们之间,隔着一张小小的茶几,却又像是隔着千山万水。

“我妈……都跟你说了?”她捧着水杯,低着头,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

我点了点头。

“其实,今天的相亲,是我妈安排的。”她顿了顿,抬起头看着我,“她没告诉你,要见的人是我吧?”

我摇了摇头。

“我就知道。”她苦笑了一下,“她总喜欢这样,自作主张。”

“对不起。”我终于说出了这三个字。

这三个字,在我心里压了二十多年,重得我快要喘不过气来。

说出口的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一些,虽然那份愧疚并没有因此减少分毫。

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我。

那道浅浅的疤,在窗外透进来的光线下,若隐若现。

“这些年……你过得好吗?”我艰难地开口,打破了沉默。

“还行。”她淡淡地说,“转学之后,去了南方的一个小城,后来考上了大学,学了美术,毕业后就留在了那里,开了个小小的木雕工作室。”

她指了指角落里的工作台。

“前两年,我爸妈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我就回来了。”

她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

可我知道,这短短几句话的背后,是多少个日日夜夜。

“你的脸……”我还是没忍住,问出了那个我最想知道,也最害怕知道的问题。

“这个?”她伸出手指,轻轻地碰了碰那道疤痕,嘴角泛起一丝我看不懂的笑意。

“刚开始的时候,挺难看的。”她说,“我也很在意,很自卑,夏天都不敢出门,怕被人看到。”

我的心,又被狠狠地揪了一下。

“我妈带我去了很多医院,看了很多医生,用了很多药,都没什么效果。”

“后来,我遇到了我的大学老师,他是个很有名的雕塑家。”

“他看到我脸上的疤,没有像别人一样投来异样的眼光,反而对我说,‘孩子,这不是瑕疵,这是你的印记。’”

“他说,‘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往往是乏味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完美,才让它变得独一无二,有了灵魂。’”

“从那天起,我开始试着接纳它。”

“我开始学木雕,我发现,每一块木头都有它自己的纹理和疤痕,就像人一样。”

“我要做的,不是把这些疤痕去掉,而是顺着它的纹理,把它雕刻成最美的样子。”

她站起身,走到工作台前,拿起一个半成品的小鹿。

小鹿的背上,有一道天然的裂痕。

她没有试图去掩盖它,而是顺着裂痕的走势,雕刻出了一簇栩栩如生的梅花。

仿佛那梅花,本就是从裂痕中生长出来的一样。

那一刻,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我一直以为,我毁了她。

我以为,那道疤会成为她一生的阴影,让她活在痛苦和自卑里。

可我没想到,她竟然把这道伤疤,活成了一种艺术,一种哲学。

“所以,你……不恨我吗?”我颤抖着问。

她转过身,看着我,摇了摇头。

“刚开始的时候,是恨的。”她说,“我恨你为什么那么冲动,恨你为什么要把我的音乐盒弄坏。”

她走到一个柜子前,打开柜门,从里面拿出了一个熟悉的木头盒子。

是那个音乐盒。

它已经被修复好了,虽然还能看到一些胶水的痕-迹,但整体上是完整的。

“后来,我长大了,慢慢就想明白了。”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我知道,你只是想帮我。”

“只是,你用错了方式。”

她的声音很轻,每一个字都像羽毛一样,轻轻地落在我心上,抚平了那些褶皱多年的伤痕。

我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二十多年的愧疚和自责,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我以为我会哭得泣不成声,但我没有。

眼泪只是在眼眶里打转,最终也没有掉下来。

“其实,我该谢谢你。”她突然说。

我愣住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道疤,我也许不会走上艺术这条路。”

“我也许会像大多数人一样,考个普通的大学,找份普通的工作,过着普通的生活。”

“是它,让我变得和别人不一样。”

“是它,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完美相处,如何从残缺中发现美。”

她走到我面前,把那个音乐盒递给我。

“打开看看。”

我颤抖着手,接了过来,轻轻地打开了盒盖。

一阵清脆悦耳的音乐声,缓缓地流淌出来。

是那首熟悉的曲子。

《天空之城》。

二十多年了,它终于又唱起了歌。

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一颗一颗地砸在了音乐盒的盖子上,溅起小小的水花。

“别哭了。”她递给我一张纸巾,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都过去了。”

是啊,都过去了。

可真的过去了吗?

如果不是林阿姨今天拦住我,如果不是这场“蓄谋已久”的相亲,我们是不是就真的错过了?

我和她,是不是就要带着各自的遗憾和心结,过完这一生?

“我妈她……”我擦了擦眼泪,想问问林阿姨的情况。

“她一直觉得很对不起你。”林晚说,“当年,我爸妈怕你家里有负担,也怕我再受刺激,就匆匆忙忙地带我转学了,连声招呼都没跟你打。”

“这些年,她一直很惦记你,经常跟我念叨,说不知道你现在怎么样了。”

“她觉得,当年的事,对你也是一种伤害。”

我摇了摇头。

该说对不起的人,是我。

是我,在她最需要保护的时候,伤害了她。

是我,在她的人生里,留下了一道无法磨灭的印记。

“我听说,你后来成了一名古籍修复师?”她突然换了个话题。

我有些惊讶,她怎么会知道?

“我妈打听到的。”她笑了笑,“她说,你这孩子,心善,总想着去弥补什么。”

我的脸有些发烫。

是啊,我选择了这个职业,或许潜意识里,就是想修复点什么吧。

修复那些被岁月侵蚀的故纸堆,也修复我心里那个巨大的窟窿。

“你的手艺,应该很好吧?”她看着我的手。

我的手,因为常年和各种工具、化学药剂打交道,显得有些粗糙,指关节也有些大。

“还好。”我有些不好意思地把手收了回来。

“这个,能帮我看看吗?”她指着那个音乐盒,“它的机芯好像有点问题,总是会卡住。”

我把音乐盒拿过来,仔细地检查了一下。

确实是里面的一个齿轮有些磨损了。

“可以修。”我说,“不过需要一些专门的工具,我得带回去。”

“好。”她点了点头,“那……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

我把音乐盒小心翼翼地放进我的背包里,像是捧着一件稀世珍宝。

这个小小的音乐盒,承载了我们整个青春的重量。

它碎过,也沉默过。

现在,它终于有机会,可以重新歌唱了。

那天,我在她家待了很久。

我们聊了很多,聊这些年的经历,聊各自的工作,聊对未来的打算。

我们很有默契地,没有再提当年的那件事。

有些伤口,虽然愈合了,但疤痕还在。

不需要反复去触摸,只需要知道它在那里,然后带着它,好好地生活下去。

临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她送我到楼下。

晚风习习,吹在脸上很舒服。

“路上小心。”她说。

“嗯。”我点了点头,推着我的旧自行车。

“那个……”她突然叫住我。

我回过头。

“音乐盒修好了,记得还给我。”她的脸上,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

那笑容,像月光一样,温柔地照进了我的心里。

“好。”我笑着答应。

我骑上车,离开了那栋老旧的居民楼。

回去的路上,我感觉整个人都轻飘飘的。

压在心上二十多年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被搬开了。

原来,真正的释怀,不是忘记,而是接纳。

接纳过去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过错,也接纳对方的宽容。

回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拿出那个音乐盒。

我把它拆开,小心翼翼地清理着里面的每一个零件。

那些细小的齿轮和弹簧,就像我们之间那些错综复杂的过往。

我花了一整晚的时间,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替换的齿轮,把它重新组装了起来。

当我再次拧动发条,那首《天空之城》流畅地响起时,我感觉自己也获得了新生。

第二天,我把音乐盒送还给了林晚。

她正在院子里给一盆兰花浇水。

看到我来,她有些意外。

“这么快?”

“怕你等着急。”我把音乐盒递给她。

她接过去,打开,听着那清脆的音乐,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谢谢你。”她说。

“不客气。”

我们站在院子里,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气氛有些微妙。

“要不……进来坐坐?”她先开了口。

“好。”

从那天起,我开始频繁地去她家。

有时候,是借口去看看那个音乐盒有没有再出问题。

有时候,是带一些我修复古籍时用剩下的边角料,给她做木雕用。

有时候,什么理由都没有,就是想去看看她。

我喜欢看她坐在工作台前,专注地雕刻着木头的样子。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那道浅浅的疤痕,在光影下,像是一枚别致的勋章。

她的话不多,我们经常一整个下午都安安静静地各做各的。

我在一旁看书,或者帮她打磨一些木雕的小零件。

她在另一旁创作。

屋子里,只有刻刀划过木头的“沙沙”声,和翻动书页的“哗哗”声。

但我们都觉得很舒服,很安宁。

这种感觉,很奇妙。

我们像是认识了很多年的老朋友,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在想什么。

有一天,我正在帮她打磨一个木头手镯。

她突然停下了手里的活,看着我,问:“你为什么……一直不谈恋爱?”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她会问这个。

“没遇到合适的。”我随口答道。

“是吗?”她看着我的眼睛,仿佛要看到我的心里去。

我有些心虚,避开了她的目光。

其实,不是没遇到合适的。

是我的心里,一直住着一个影子。

那个影子,就是当年的她。

那份愧疚,像一道枷锁,把我牢牢地锁在了过去。

我总觉得,我不配拥有幸福。

在我没有得到她的原谅之前,我没有资格去爱别人。

“你呢?”我反问她。

“我?”她自嘲地笑了笑,“你看看我这张脸,谁会喜欢一个脸上有疤的女人?”

“不是的!”我急了,脱口而出,“你很好看,真的。”

说完,我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脸一下子就红了。

她也愣住了,随即低下头,耳根也有些泛红。

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暧昧的气息。

“那道疤,一点都不丑。”我鼓起勇气,继续说道,“它让你变得很特别。”

“在我心里,你比谁都美。”

这是我第一次,对一个女孩子说这样的话。

我说得很笨拙,但每一个字,都是我的真心话。

她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手指不停地绞着衣角。

我看到,有晶莹的泪珠,从她的眼角滑落,滴在了她面前的木头上。

我有些慌了,以为自己说错了话。

“对不起,我……”

“你这个笨蛋。”她突然抬起头,带着哭腔骂了我一句。

然后,她站起身,扑进了我的怀里。

她的身体很柔软,带着一股淡淡的木头清香。

我僵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反应过来,伸出手,轻轻地抱住了她。

“我等了你……好多年。”她在我的怀里,哽咽着说。

我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撞了一下。

原来,这些年,被困在原地的,不只是我一个人。

我们都以为,对方早已开始了新的生活。

却不知道,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那段青涩的记忆。

我以为我欠她一个道歉。

她以为她欠我一个原谅。

我们就像两个傻瓜,隔着一条时间的河,遥遥相望,却谁也不敢先迈出那一步。

幸好,我们还有林阿姨。

是她,用一场看似荒唐的相亲,为我们搭了一座桥。

让我们有机会,可以跨过那条河,走到彼此的面前。

后来,我问林晚,如果那天,我没有鼓起勇气去敲那扇门,而是转身离开了,会怎么样?

她说,她会一直等下去。

等到她没有力气再等了,她就会把那个音乐盒,连同那段记忆,一起埋葬。

然后,找个老实本分的人,嫁了。

我听了,一阵后怕。

我差一点,就又一次弄丢了她。

我和林晚的婚礼,办得很简单。

没有豪华的排场,只请了双方的亲戚和几个最好的朋友。

婚礼上,我把我亲手做的一个木头音乐盒,送给了她。

音乐盒上,雕刻着我们第一次见面的那间教室,那张课桌。

里面放的曲子,依然是《天空之城》。

她看着音乐盒,哭了。

我知道,那是幸福的眼泪。

林阿姨也哭了。

她拉着我的手,说:“孩子,以后晚晚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对她。”

我重重地点了点头。

“阿姨,您放心,我会用我的一生,去修复我曾经犯下的错,去爱她,保护她。”

婚后的生活,平淡而幸福。

我们把家安在了那栋老旧的居民楼里。

我把我的工作室,也搬了过去,就在她的工作室旁边。

我们每天一起起床,一起吃早饭。

然后,各自走进自己的工作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阳光好的时候,我们会搬着椅子,到院子里。

她雕刻她的木头,我修复我的古籍。

我们很少说话,但彼此的存在,就是最好的陪伴。

有时候,我会看着她脸上的那道疤出神。

它就像一条时间的线,一头连着我们懵懂的过去,一头连着我们安稳的现在。

它提醒着我,幸福来之得多么不易。

也提醒着我,要更加珍惜眼前的人。

有一次,我问她:“如果,当年我没有划伤你的脸,我们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她想了想,说:“也许,我们会在毕业后各奔东西,成为彼此生命中一个模糊的记忆符号。”

“我们也许会各自嫁娶,生儿育女,然后在某一次同学聚会上,相视一笑,说一句‘好久不见’。”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是啊。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

有时候,一个看似无法弥补的错误,一次撕心裂肺的伤害,反而会成为一种成全。

它让我们分开了二十多年,也让我们思念了二十多年。

它让我们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珍惜,也学会了如何去爱。

如果没有那道疤,林晚可能不会成为现在的林晚。

我也可能不会成为现在的我。

我们可能就只是彼此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而不是现在这样,可以相拥取暖的灵魂伴侣。

所以,我不后悔。

我后悔的是,我让她疼了那么久,等了那么久。

我能做的,就是用余生的所有时间,去弥补,去爱她。

把她缺失的那些年的温柔和呵护,一点一点,全部都还给她。

去年冬天,我们有了一个女儿。

女儿的名字,是我起的,叫“安安”。

平安的安。

我希望她这一生,都能平平安安,顺遂喜乐。

安安的眼睛,长得很像林晚,又黑又亮,像两颗葡萄。

她很喜欢笑,一笑起来,嘴角有两个浅浅的梨涡。

她最喜欢的玩具,是那个老旧的木头音乐盒。

每次音乐响起,她都会跟着手舞足蹈,咯咯地笑个不停。

林晚常常会抱着安安,指着自己脸上的那道疤,对她说:“宝宝你看,这是爸爸给妈妈的定情信物哦。”

每当这时,我都会觉得,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曾经以为,那道疤是我一生的罪孽。

现在我才知道,那是我通往幸福的,唯一的路。

它让我失去了很多,也让我得到了更多。

它让我明白,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都有它的意义。

每一次伤害,也可能是一种另类的馈赠。

关键在于,你如何去看待它,如何去转化它。

就像林晚,她把一道伤疤,活成了一件艺术品。

而我,也因为这道伤疤,找到了我人生的归宿。

现在,我常常会想起1993年的那个夏天。

想起那个闷热的午后,那个冲动的少年,和那个流着血却倔强地不肯哭泣的女孩。

如果可以穿越回去,我不会再那么鲁莽。

我会用更好的方式,去保护她。

但是,我不会去改变那个结局。

因为我知道,正是因为那个不完美的结局,才有了我们现在这个,完美的开始。

人生,就像林晚手中的木雕。

总会有一些裂痕,一些瑕疵。

我们无法避免。

但我们可以选择,是用抱怨和憎恨去加深它,还是用爱和智慧,把它雕刻成独一无二的风景。

我很庆幸,我们选择了后者。

所以,我们拥有了现在的一切。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女儿在院子里追着蝴蝶跑。

林晚坐在藤椅上,微笑着看她。

我拿起刻刀,在一段新的木头上,刻下了我们一家的样子。

我知道,这会是我这辈子,最满意的作品。

场馆介绍
中山公园音乐堂座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中华路4号
乘1、4、5、10、22、37、52、726、728、802路等天安门西站下车或地铁1号线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