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山音乐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东京汉和演剧社《音乐之家》:一曲在日华人的生命长歌

更新时间:2025-09-28 19:43  浏览量:1

由东京汉和演剧社在9月26日在龟友大剧场成功演出了原创新型现代话剧《音乐之家》。

这是一部描写在日华人华侨民间音乐团体里的故事,全剧共有二十多个人物,是在日华人社会的一个缩影。老中青幼四代人各具特色,出场的名字都挺新鲜,或是“绰号”,或是“艺名”,好记有特色,三言五语的台词勾画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剧中最令人捧腹又鼻酸的,当属那位来自皇城根儿的“北京侃爷”。一口地道京片子里,藏着两代人的岁月:“这哪是淘金啊,是特me的扛长工!把祖宗三辈儿的碗都刷了!”一句调侃,将三十多年前首批赴日者求学创业的艰辛翻涌而出;而“现在咱是三个料理店的老板,翻身农奴把歌唱,苦尽甜来了啊!”的爽朗,又照见如今在日华人的多样人生——有人安居乐业,有人仍在奔波,有人独对黄昏,每一种模样都藏着时代的印记。

还有“百灵鸟”,这位曾经的北京大妞,现在的贤妻良母,坚定地说出“人到中年,我要为自己活一把!甭管出现什么好事来事——我都照单全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个豪爽!那个大气!这坚强外表下的“百灵鸟”内心其实也隐藏着人生的遗憾和对音乐的梦想——“虽然今生与舞台无缘,但音乐永远流淌在我血液中,将伴随我一生。

风风火火的“铁嘴妈妈桑”亦是如此,这位风韵犹存的小酒馆老板娘刀子嘴豆腐心,为“音乐之家”跑前跑后义务忙活,却也会在闲聊时吐露出国际婚姻里的文化孤独,以及对晚年养老年金的隐隐不安——那些藏在“管闲事”背后的柔软与忧虑,正是无数普通人的真实注脚。

第一位主角“老头儿”歌唱家,是一位抑郁症患者,曾是一位在中国享誉盛名的歌唱家,满怀梦想来到日本。但已习惯了的鲜花掌声没有了,面对文化语言的障碍和环境的改变,他无奈一切从零开始,过着平淡乏味的生活……人生的失落与挫折使他内心痛苦意志消沉,爱妻的离婚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得了抑郁症。他自闭、自暴、自弃,“不再唱不再笑”心如死水。被带入音乐之家后、在轮椅大叔和美术教授充满爱心的感动下,慢慢的敞开心扉打开了心门的銹锁……面对挫折,完成了“浴火重生”的蜕变。

第二位“老头儿”轮椅大叔,是一个身心疲惫、命运多舛,却始终乐观向上、不屈不挠,他创办了“音乐之家”,给在日热爱音乐的华人找到了精神寄托,他如同从轮椅上发出的一束光温暖着周围的人。

第三位“老头儿”是个美术教授,是爱心与原则的完美融合,他不仅乐于伸出援手,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弱者,更敢于挺身而出,痛斥在日华人社会中极少数人的违法乱象,展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社会责任感。教授這個角色就像一面鏡子,展现了人性的光輝。

还有“小土豆”、 “艺大生”、“画中人”、“帅哥儿”、“小老板”、单身贵族、歌唱家前妻、教授夫人、轮椅大叔妻等人物,戏中没有惊心动魄光怪陆离的故事情节,着重表现人;以歌唱家、轮椅大叔、教授为中心的二十几位老中青幼性格各异的平凡人物,也算是在日华人的缩影吧。

这种 “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接地气的身边“小事”里,蕴藏着人们的丰富情感和深厚人生哲理。

时代在进步,艺术形式在多元化,在日华人艺术家正在尝试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丰富话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是值得赞扬和期许的。

这次的《音乐之家》将戏剧、歌舞、音乐融为一体,打造了一台思想性和艺术性和谐统一的新型话剧。

这是一台描写日本华侨华人真实生活写照的舞台剧演出,也许有你、有我、有他(她)……观众纷纷表示,从这台两个小时候的剧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同身受。散场时余音袅袅,留在观众心中的,是感动,更是一份跨越语言与文化的共情。

场馆介绍
中山公园音乐堂座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中华路4号
乘1、4、5、10、22、37、52、726、728、802路等天安门西站下车或地铁1号线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