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下架 7500 万首,Spotify 下力气整治“AI垃圾曲目”
更新时间:2025-09-29 20:09 浏览量:1
近日,Spotify扔出了一个重磅的消息,过去一年他们删除了超过7500万条“垃圾曲目”。
这些歌曲主要是违规的AI生成音乐,比如一些未经授权模仿人声的AI歌曲、AI音乐人发布的歌曲,更离谱的还有被擅自上传至真实音乐人主页的作品。
Spotify的这一行动似乎是给AI音乐做了清算,但实际情况远比显示的要复杂一些。
其实Spotify删除的只是庞大AI歌曲数量中的一部分,最直观的表现是,目前仍然能在平台搜索到前不久爆火的AI音乐人以及他们的作品。比如,The Velvet Sundown、Aventhis、The Devil Inside等等,他们目前的月听众数量在30万到60万不等,且9月份均有新作品发布。
除了这些比较出名的AI音乐人,平台上仍然能找到大量使用AI生成头像、快速发专辑的AI音乐人账号。
显然,删除7500万条曲目后,Spotify上的AI音乐远未绝迹,这一“AI垃圾曲目”清算行动并非一刀切,还留有很大余地。
不过这一清算信号,或许也可以看做Spotify对AI音乐态度的开端。
毕竟此前,Spotify未出台任何关于限制AI音乐的条例,一些流量好的AI音乐借着平台流量的红利,实现了盈利,前面提到的AI音乐人the devil inside还在平台开通了粉丝捐赠通道,并开了自己的线上周边商店。
而这次,Spotify也算是放出了一些信号,有了一些行动。平台推出了下面几个条例,以整顿AI曲目。
首先推出的是名为“Impersonation Policy” 的“反冒名政策”,这个政策是针对于那些未经许可就模仿人声的AI音乐。对于这些音乐,Spotify开通了举报通道,发现是模仿人声的,就可以自行举报。只是,举报的重任落在了原创音乐人和其团队的身上。
实际情况来看,对于一些知名艺术家像泰勒·斯威夫特,模仿其声线的AI曲目可能很容易发现并判断,而对于其他中后部和大部分艺术家,这种判断可能会更难一些。
其次,Spotify正与发行商合作,试图从源头阻止作品被擅自上传至真实艺人主页的问题,这一问题曾引发艺人粉丝的不满。
Spotify指出:"我们正与主流艺人发行商测试新的预防策略,帮助艺人们从源头更好地阻止这类攻击。在我们这边,也将投入更多资源处理内容错配问题,缩短审核等待时间。"
此外,在今年秋季晚些时候,spotify承诺将推出“音乐垃圾过滤器”。这套系统将识别“垃圾曲目”本身和其上传者,主要针对“批量上传、重复歌曲、靠 SEO 刷关键词、故意做短的歌曲。” 比如有人一次传 100 首相似的 AI 纯音乐,或者把一首歌剪到 10 秒来刷播放次数,过滤器都能抓出来。
最后,Spotify 表示要和行业组织 DDEX 一起制定 “AI 音乐署名标准”。但这项措施实际操作起来是有点含糊的。它不是给歌曲标上“AI生成”,而是让发行商和唱片公司去记录 “这首歌有没有用 AI”。至于最后spotify会怎么披露这些歌曲,目前还没有定论,得看他们后面的行动。
对于这一部分措施,Spotify补充道:"行业需要一种细致的AI透明度表述方法,而不是被迫将每首歌简单归类为是AI或不是AI。
总的来看,7500 万首的删除量,4个针对AI音乐的新措施,虽然在局部有一定程度上的漏洞,但Spotify的态度已经比较明确了。
Spotify放出消息的这一时机也比较特殊。这几天,也正值唱片公司(环球音乐和索尼音乐)与AI巨头suno诉讼无解后,均发布新动作之际。
环球音乐和索尼音乐先后宣布与SoundPatrol Inc.合作,看中其“音频视频指纹识别取证AI模型”,这个模型采用神经嵌入技术,能识别原创音乐在AI生成音乐内容中的影响程度,以检测 AI 音乐的版权侵权行为。
与此同时,Suno 重磅发布新的创作宿主Suno Studio,引发行业持续震动。Suno Studio融合了公司的 AI 音乐生成技术与专业多轨编辑工具,支持用户创建乐器音轨、编排乐曲并导出音频文件,显然瞄准的是专业音乐人市场。
如今,唱片公司与AI公司诉讼无法调和,矛盾升级,而Spotify在此时宣布整顿“垃圾曲目”这一消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外界释放了身为音乐平台的立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音乐财经”(ID:musicbusiness),作者:苹果,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