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场户外音乐演出双节假期火热上演 文商旅融合激发京城消费活力
更新时间:2025-10-09 08:46 浏览量:1
2025年国庆、中秋叠加成“超长黄金周”,北京的文化生活格外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剧场演出,一系列户外音乐演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流行、摇滚到古典,从大型音乐节到免费音乐现场,多元的音乐形态、开放的参与方式和独特的场景体验,为市民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假日休闲选择,更成为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激发城市消费活力的生动注脚。
大运河畔
数万人共享音乐狂欢
10月7日晚,随着李健空灵悠远的嗓音在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回荡,2025北京大运河音乐节在浪漫的夜色中落下帷幕。为期两天的音乐狂欢,集结了李健、许巍、大张伟、陈楚生、老狼、黄子弘凡等16组知名音乐人登台,吸引了近7万人次歌迷参与,成为这个假期北京极具影响力的户外音乐活动之一。
从午后暖阳到入夜星空璀璨,每天长达8个小时的音乐派对最受年轻人喜欢。“跟几万人一起唱喜欢的歌,那种情绪的释放和同频共振的感动,都在音乐节上实现了。”在北京读研究生的张同学2025年“十一”没有回家,忙着写论文之余,来音乐节现场放松一下。很多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在音乐节现场的激动心情:“李健和大张伟的演唱会票没抢到,在大运河音乐节全看到了!”
音乐节的巨大魅力,在于它搭建了一个浪漫的社交场景。当陈楚生唱到“想起他曾举我过肩头看星空”,大屏幕实时捕捉的观众画面上,一个宝宝坐在父亲肩头听歌的剪影让歌声里的温情瞬间具象化。演出中,歌迷们或在人群中随着节奏摇摆,或在远处的草地上席地而坐,或在市集区选购特色的餐饮和时尚的文创。据了解,在本次参与的近50家市集展商中,部分商户因购买需求旺盛而多次补货。音乐节特有的松弛欢快图景,在大运河畔徐徐展现。
商场门外
免费演出打造文商旅“引力场”
音乐的魅力不仅存在于专业演出场地中,也走进了热闹的商业空间。国庆中秋假期,首开通州万象汇1号门的外广场上,首届北岸音乐节作为全程免费开放的户外音乐节,为市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面孔乐队是能免费看的?假期第一天太幸福了,这么近的距离看到了面孔乐队。”一位网友把北岸音乐节的现场图片发在小红书上,她与这支老牌摇滚乐队的距离近在咫尺。她道出了观众共同的惊喜——只要在小程序上预约,就可以进内场,“氛围太好了,商场能做这种活动太圈粉了。”
10月1日至5日,面孔乐队、安抚狮子、失浪潮等多支人气乐队轮番登场,6日至8日则转入商场内部的溪谷聚场举办中秋音乐会及歌友会,实现了“连续八晚,音乐不停”。与此同时,音乐节巧妙地与商场运营结合,“十一”期间,商场还举办多种促销活动,音乐聚集的超高人气直接转化为商场的人流量,形成了“音乐引流、消费转化”的良性循环。
据通州万象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10月1日至5日的户外演出共吸引观众万余人。这种以开放的形式,将高品质音乐体验嵌入消费场景的模式,为市民提供了“一站式”的多元休闲空间,手机上的一键预约,串起了“吃、游、购、娱”等多个消费环节,是文商旅融合的有益实践。
台湖草坪
古典音乐融入亲子休闲时光
户外音乐演出只能是流行乐与摇滚乐吗?非也。当金秋的阳光洒在台湖北投文化演艺产业园的露天舞台上,第二届台湖古典音乐节也展现出古典艺术的户外魅力。本届音乐节最大亮点是首次推出的“草坪音乐会”,将古典乐从庄严的音乐厅请到了金黄松软的草地上,营造出“自由随性,可坐可卧”的欣赏氛围。
自10月1日北京交响乐团附属少年交响乐团以《我和我的祖国》拉开音乐节帷幕后,接下来的七天时间里,近50场活动密集上演。2日至6日,北京交响乐团、河北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等专业院团纷纷在露天舞台献艺,“小而美”的演出和轻松活泼的互动让古典音乐走到市民中间。
天津交响乐团的木管五重奏音乐会上,猜乐器价格的互动环节引得现场笑声不断;北京交响乐团木管五重奏演奏《植物大战僵尸》游戏音乐时,引发了观众会心的哼唱;由北京民族乐团与北京交响乐团演奏员组成的跨界乐队,则用《大鱼海棠》等国漫主题曲赢得了年轻观众的青睐。“孩子平时听古典乐坐不住,但在这里,他能在草地上溜达,一边听《赛马》和《哆啦A梦》一边参与互动,兴趣一下就提上来了。”带着5岁儿子前来体验的刘女士对草坪音乐会赞不绝口。台湖古典音乐节吸引了不少这样的亲子家庭参与。
台湖古典音乐节主办方、北京交响乐团团长李长军也表示,台湖演艺小镇虽然距市区有一定距离,但通过提供内容丰富、体验独特的文化消费活动,并利用停车便利等条件,恰恰能形成自身优势,让高雅艺术更接地气、更贴近市民。(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