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首次 陕南民歌与交响音乐会融合奏响时代乐章
更新时间:2025-10-10 18:50 浏览量:1
伴着秋日的多彩缤纷,10月8日晚,汉中陕南民歌交响音乐会在红星剧院举行,这是汉中首次把交响乐与陕南民歌融合展示。这场融合地方特色与国际元素的交响音乐会,让陕南民歌与交响乐的激情碰撞,为市民游客奉献了一场文化味强、艺术性高的视听盛宴。
陕南民歌是汉江流淌出的文化瑰宝,是国家级非遗,有着优秀的文化基因、深厚的民族基因、鲜明的红色基因,承载着陕南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近年来,汉中市通过协同立法,创新改编,开展沉浸式演出、陕南民歌大赛、陕南民歌进校园等活动,推动陕南民歌不断走出秦巴、走向全国。
当晚的红星剧院音乐厅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音乐会分为山谣水韵永流传、民歌声声谱新篇两大篇章,以展现汉中历史古韵与今时新貌的《汉中啊!汉中》为序曲,奏响秋日乐章。
上篇章,《红梅岭》组曲《茶歌》《山歌》、唢呐独奏《羌姑娘纺线》、男女声对唱《竹林歌》、男声独唱《放花牛》、笛子古筝二重奏《郎在对门唱山歌》、男生独唱《我和幺妹门对门》、管弦乐《耍社火》等节目将汉中的大好河山与风土人情徐徐展开、娓娓道来,勾起了现场观众对天汉大地的热爱与神往。
下篇章,笛子独奏《薅秧锣鼓草》、管弦乐《斗篷舞》、男女声对唱《大河坝里棒槌响》、男声独唱《帽盖子红头索》、男声表演唱《巴山酒歌》、无伴奏合唱《茶山春歌》、混声合唱《十送红军》、合唱《拥抱明天》等节目,展现了汉中人民的勤劳善良、质朴乐观与热情好客的时代风貌,也表达了天汉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音乐会在尾声节目《我和我的祖国》中的落下帷幕,激昂的歌声将现场气氛推向了新高潮。
“用艺术的力量讲好汉中故事是新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今年,《汉中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正式实施,为陕南民歌传承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也更加坚定了我把陕南民歌越唱越响的信心。这次陕南民歌与交响乐的携手合作,赋予了陕南民歌崭新的艺术色彩。希望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陕南民歌能够融合更多的艺术形式,走出一条独具汉中特色的让陕南民歌创新路。”陕南民歌传承人彭光琴在演出后表示。
音乐会不只是音乐的旋律,更是观众与陕南民歌之间的心灵桥梁。来自镇巴的王女士激动地表示,“能在家门口欣赏到这么高水平的陕南民歌盛宴,十分开心,这次专门带着孩子来看,希望孩子能够通过陕南民歌更加了解镇巴。”
整场音乐会气韵恢宏、格调高雅,各种乐器演奏交相辉映,知名歌手与青少年同台,是促进陕南民歌走向未来的创新之举,集中展现了陕南民歌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了陕南民歌影响力和美誉度。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汉中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从10月1日的“唱响天汉”汉中陕南民歌专场活动至10月8日的汉中陕南民歌交响音乐会,文化兜底不仅丰富了市民游客假日旅行体验,也掀起了文旅消费新高度。下一步,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将深入挖掘培养一批陕南民歌演唱新秀,创作更多高水准的民歌新作,不断彰显陕南民歌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同时以歌为媒,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让陕南民歌唱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汉中新篇章的时代强音。来源:陕西网汉中频道 作者:曹彦强 黄莹(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