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京津冀古建音乐季圆满闭幕
更新时间:2025-10-10 19:27 浏览量:1
中国日报社10月10日电 10月6日,2025年京津冀古建音乐季在河北定州贡院落下帷幕。自6月10日在北京通州燃灯塔下启幕以来,这场以"燕赵弦歌·三垣绕梁"为主题的活动,首次实现京津冀三地文化遗产资源的全域联动,通过60余场演出覆盖北京、天津、河北的10余处古建筑,成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标志性实践。
闭幕式上,京彩三重奏、无界铜管乐、定州子位吹歌等演出与原创舞蹈《篆韵中山》同台,以艺术语言诠释文物活化的深层内涵。
今年,古建音乐季突破单一地域限制,以"融"为核心理念,构建跨区域文化生态链。北京作为文化引擎,在智化寺、白塔寺,国子监,大觉寺,湖广会馆,东岳庙等古建中融合民族音乐与西方古典乐;天津以广东会馆为舞台,粤音津渡,来自泉州的汉语化石南音和百年的琵琶激活"津派文化"开放基因;河北在蔚县玉皇阁、释迦寺,保定淮军公所等场景以古琴,呼麦对话燕赵文脉。
古建音乐季首创"古建对话"机制,使文物空间转变为城市文化客厅。60余场市集、沙龙、工作坊进驻古建,如东岳庙公共艺术单元将古建变为互动场域,地坛文物大讲堂使文博专家与公众直面探讨"保护与活化"。三地博物馆还推动藏品流动展览,通过智慧博物馆建设提升文化资源共享水平。
同时,文旅融合激发消费潜力。三地联合打造"瓣瓣同心京津冀 欢欢喜喜过大年"等品牌活动,将文化协同延伸至节假日消费场景。古建演出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文创产品销售,形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此外,活动依托短视频、直播等技术手段,将艺术现场送入千家万户,扩大文化消费辐射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