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写了一封永远无法寄出的信,却感动了千年后的我们 音乐剧《米薇的敦煌》深情首演
更新时间:2025-10-11 07:48 浏览量:1
一封被风沙掩埋了约17个世纪的信件,一段尘封于历史烽燧下的真挚情感,即将穿越时空,在当代舞台焕发夺目光彩。历经两个多月的精心创排,备受瞩目的大型原创音乐剧《米薇的敦煌》于10月9日晚8点在甘肃大剧院隆重首演。该剧不仅是国内首部以音乐剧形式深度诠释敦煌文化的原创戏剧作品,更是一次以艺术为桥,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深情实践,旨在“以一封千年书信,连接丝路民心”。
缘起:
尘封信札唤醒的千年回响
首演现场,当第三遍钟声响起,两封环抱舞台的巨型信纸缓缓打开,悠扬的音乐萦绕耳畔,正式唤醒了敦煌大漠里那封沉寂了千年的书信,拉开了音乐剧《米薇的敦煌》的帷幕。
音乐剧《米薇的敦煌》的创作灵感,源于一次深度的文化寻根之旅。甘肃省歌剧院的艺术家们在赴敦煌创作采风时,与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忆不期而遇——“米薇的信”。这些写于公元4世纪左右的信札,是一位名为米薇的粟特女子写给远行未归丈夫的泣血呼唤,因未能送达而被遗落在敦煌的长城烽燧之下,直至20世纪初才重见天日。
信中所承载的绝望等待、深沉母爱与坚韧不屈,深深震撼了主创团队。甘肃省歌剧院决心将这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搬上舞台,使其从冰冷的历史文献中“活”起来。
创制:
国际视野下的本土文化深耕
作为甘肃省重点舞台创作项目,《米薇的敦煌》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由甘肃省歌剧院、中共敦煌市委、敦煌市人民政府联合出品,汇聚了国内外顶尖创作力量。该剧邀请中国著名音乐制作人李盾担任艺术总监、制作人,编剧关山执笔,韩国著名作曲家张少瑛谱曲,美国音乐剧导演Joey McKneely等国内外优秀创作者共同参与创作。这种跨界合作模式,确保了作品在艺术表达上兼具国际水准与民族神韵。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创排过程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并重。甘肃省歌剧院大力启用本土青年艺术人才,通过A、B、C、D多组演员阵容的设定,为年轻演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在数月的系统训练和国际导演的严格指导下,青年演员们不断突破语言、舞蹈与戏剧表现的界限,深入剧本,揣摩角色,艺术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他们与两位特邀的国内一线音乐剧演员同台合作,在跨文化的艺术碰撞中,身体力行地诠释着敦煌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成为剧中一抹靓丽而坚实的本土底色。
剧情:
女性视角下的丝路史诗与人性光辉
音乐剧《米薇的敦煌》别具匠心地选取了粟特女子米薇这一普通女性的视角,回溯1700年前敦煌的多元风貌与人文图景。剧情围绕米薇在绝境中的挣扎与守望展开:在风沙漫卷的丝绸之路上,她独自抚养年幼的女儿,苦苦等待音讯全无的丈夫那奈德。债主步步紧逼,生存岌岌可危。在向诸神祈愿未果后,她的坚毅最终打动了神祇,获得了一丝希望的微光。然而,危机并未解除,残忍的债主安数鼻似乎另有所图,新的阴谋悄然浮现。更令人心碎的是,当丈夫的身影终于在沙漠尽头出现时,他却似乎失去了所有记忆,包括对妻女的认知……
该剧导演、美国音乐剧导演Joey Mckneely在演出前介绍,“我在中国生活多年,被敦煌文化的包容性、多元性触动。此次将西方音乐剧风格与中国故事结合,达成百老汇风格讲述中国故事的效果,相信能让观众耳目一新。”
记者 高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