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慢慢来
更新时间:2025-10-19 21:42 浏览量:1
然而,就在昨天,他的创业项目因细节漏洞百出而被投资方婉拒。心力交瘁的他,在朋友圈写道:“为什么我拼命加速,却离目标越来越远?”
苏州绣娘陈英华,用四年时间绣出“星空系列”。有人问她为什么不用机器代替,她说:“针线是有生命的,急不得。”她的作品被NASA收藏,被誉为“用针线描绘的宇宙诗篇”。
故宫文物修复师王津,修复一个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花了整整一年。他说:“时间在这里是静止的,也是流动的。我们修复的不是物件,是时间本身。”
作家村上春树坚持长跑三十余年,他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写道:“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这种长期主义的坚持,成就了他独特的创作节奏。
荷花第一天开放一小部分,第二天开放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都会以两倍的速度开放。到了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
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世间绝大多数成功,都遵循这个规律。
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就是用最笨的方法打最聪明的仗。他带领湘军与太平军作战,从不追求奇谋巧计,而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种看似缓慢的方式,却让他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有个独特的习惯——每天都会冥想。他说:“静坐让思绪沉淀,智慧才能浮现。”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留白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创造时间。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大师的必要条件。”
杭州的公交车司机王陵,把12米长的公交车打造成了“空中花园”。多肉植物、绿萝、吊兰,三百多盆花草,都是他利用休息时间一点点培育的。他说:“开车是工作,种花是生活。慢下来,才能发现生活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