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音乐人被紧急送医!专家:大降温,这类人别硬扛
更新时间:2025-10-24 11:10 浏览量:1
10月23日,著名音乐人李伟菘发布微博透露,弟弟李偲菘一个月前在北京突发脑出血被紧急送医,经手术后,目前正在做康复治疗。随微博消息发出的多张图片显示,病床上的李偲菘头发已剃光,且头上粘着胶布。孙燕姿、林俊杰等随后纷纷留言祝李偲菘早日康复。
李偲菘是新加坡人,今年7月刚满59岁,是华语乐坛极具影响力的曲作者和音乐制作人,他在他长达40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在华语乐坛留下印记的作品,比如张学友的《一千个伤心的理由》《我等到花儿也谢了》,林忆莲的《听说爱情回来过》,梁咏琪的《胆小鬼》,孙燕姿的《天黑黑》《我要的幸福》《逆光》,萧敬腾的《王妃》,黄义达的《那女孩对我说》等等。
对华语乐坛而言,李偲菘、李伟菘兄弟最大的功绩,可能是发掘孙燕姿并将其推向台前。2000年,孙燕姿凭借首张个人专辑《孙燕姿》出道,当即红遍全亚洲,李偲菘就是那张专辑的第一制作人。
当天傍晚,李伟菘接受媒体采访直言,所幸医疗团队专业、及时,目前李偲菘恢复得不错,希望尽快在“代表作 Forty For You”作品音乐会巡演完成合作。李伟菘的报平安微博中提到,两人将于11月底在北京举行音乐会,不少网友及歌迷在其微博下留言:“请早点康复,期待音乐会上见!”
专家紧急提醒:大降温,这类人别硬扛
近来,全国多地大降温,有不少地方冷空气零帧起手。气温大幅波动,心脑血管面临“考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健提醒,秋季降温,心血管疾病患者别盲目“秋冻”。
刘健表示,秋天气温骤降,也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寒冷会使血管收缩、痉挛,导致血压升高,加大心脏负荷,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
人们经常说“春捂秋冻”,但实际上也不是所有人都适用。刘健强调,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者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来说,“秋冻”要讲究科学,应该注意以下3点:
以自我感觉为度:温度在20℃左右,可以适度进行“秋冻”,进入深秋,就不要尝试了。“秋冻”以身上略感凉意为适宜,但不要感觉寒冷。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关键部位不能冻:身体有些部位尽量不要受寒,包括头部、颈部、腹部和脚部。
上薄下厚穿衣法:由于下肢离心脏较远,比上肢和胸腹更容易受寒冷侵袭。可以适当增加下半身的衣物,特别是腰部和下肢的衣物,有助于保持体温,预防感冒等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