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赚超90亿!“情绪经济”造富腾讯音乐
更新时间:2025-11-13 15:57 浏览量:1
情绪价值驱动,TME闷声发大财。
出 品 | 异观财经 夜叉白雪
随着我国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消费的本质也发生了深层次变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正从对商品功能的满足,转向对意义的追寻。人们购买的不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更是其承载情感连接、情绪慰藉与身份认同,这场关于消费价值的重塑,推动了情绪经济的崛起。
在线音乐平台正是情绪经济受益者之一。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就是最成功的案例。在当前注重情绪消费的时代,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通过深耕粉丝经济,探索出了清晰的商业化路径。
腾讯音乐前三季净赚超90亿
2025年11月12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财报。
财报显示,三季度腾讯音乐营收84.6亿元,同比增长20.6%。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高达24.8亿元,同比增长27.7%。
今年前三个季度,腾讯音乐总营收242.6亿元,同比增长15.8%,期内净利润90.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0.3亿元,增长80%,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长28%至73.4亿元。
三季度,在线音乐服务收入69.7亿元,同比增长27.2%,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82.3%,为集团贡献了超八成的收入。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在线音乐订阅收入的增长,以及线下演出、广告服务和艺人周边收入的增长。
一方面,付费用户规模持续扩大至1.257亿人,同比增长5.6%。
另外一方面,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持续保持增长,从上年同期的10.8元,增长至今年三季度的11.9元,同比增长10.2%。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赚钱能力非常强,甚至超越国际音乐流媒体巨头Spotify。2025年Q3,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毛利率为43.5%,高出Spotify 12百分点;TME的经营利润率高达32%,而Spotify的经营利润率仅为13.6%。
无疑,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战略转型是成功的。
一方面,对于高质量用户通过定价更高的SVIP提升在线音乐订阅服务天花板。SVIP版权和权益池扩容,本质上是将音乐消费与粉丝经济深度绑定,通过bubble平台强化粉丝与艺人的链接,进一步提升SVIP渗透率和ARPPU。
以QQ音乐超级会员为例,高昂的订阅价格换取的不只是臻品音质或动态皮肤,更是身份特权独家演唱会直播、票务优先购、明星语音问候等权益。
今年腾讯音乐收购SM近10%股权,收购喜马拉雅,有声内容的持续扩容和粉丝经济业务精细化运营,驱动音乐平台流量从存量博弈转变为用户增长。腾讯音乐对韩国SM和喜马拉雅的资源整合,有望驱动SVIP占比上涨,从而提升ARPPU。
对于付费意愿低的用户,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通过看广告免费听歌模式来挖掘用户价值。通过不断完善音乐生态,优质内容供给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帮助平台增强用户黏性,提升用户留存率和付费率。
腾讯音乐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尽管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稳坐国内在线音乐赛道头把交椅,但这并不意味着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可以高枕无忧,网易云音乐与字节跳动旗下的汽水音乐,已成为其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
作为老对手,网易云音乐凭借独特的UGC社区氛围和独立音乐人生态,与腾讯音乐形成差异竞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其平台上的原创音乐人数量突破73.8万,高于腾讯音乐24年底披露的58万。
字节旗下汽水音乐,凭借抖音的强大导流和激进的市场投放,用户规模迅速攀升。2024年中其日活用户达到1800万,超过网易云音乐。根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今年9月,汽水音乐月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长 90.7%、达1.2亿,已逼近网易云音乐的1.4。相比之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旗下的酷狗音乐、QQ音乐等平台同期的月活规模均同比有所下滑。
在线音乐平台会员规模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汽水音乐用户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某种程度上是抢走了腾讯音乐、云音乐的用户,某种程度上,云音乐和汽水音乐的用户画像比较接近,汽水音乐对云音乐造成的压力要远大于腾讯音乐。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字节跳动还正式上线了面向下沉市场及中老年用户的番茄音乐App,与主打年轻潮流的汽水音乐形成互补布局。通过多产品线协同,字节正试图在不同用户群体中实现深度运营与存量价值挖掘,进而提升在线音乐市场份额。
当前行业从用户增长转向价值深挖,行业竞争已从简单的版权囤积升级为生态融合的较量,包括对线下场景(如车载音乐、演唱会)、AI技术应用和长音频等内容拓展的争夺。平台纷纷布局线下场景(如车载音乐、演唱会)、AI技术应用与长音频等内容拓展,力求在存量挖掘与增量创造之间取得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