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封她献给父亲的“粤语音乐家书”
更新时间:2025-11-13 23:40 浏览量:1
岭南新民谣·第三季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南方都市报、南都娱乐策划主办,联动文化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音乐厂牌、音乐平台等各方力量共同打造。本季以“声动岭南,听见美好”为主题,聚焦岭南在地文化的音乐表达,挖掘岭南特色人文风物,展现岭南文化特色、精髓与内核,用音乐讲好岭南故事,唱响岭南文化。
11月4日起,社会征集优胜歌曲20强率先发布。它们从1400余首投稿作品中,经多方多轮严格评选后脱颖而出,将集中上线推广。一起通过歌曲和文字了解它们!
从梦中父亲的寄语“归来吧”出发,《有你的地方》将深沉父爱与家庭记忆凝练为一封粤语音乐家书。创作者以“虚与实”的编曲碰撞——大提琴的温厚与电子音色的空灵交织,用现代音乐语言重塑岭南新民谣的听觉质感。这首歌不仅是献给父亲的真挚告白,更是一次以母语创作回归情感本源的探索,让那些关于家、关于成长的珍贵画面,在新颖的旋律中永恒定格。
Q&A
“用新的音乐语言,讲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
南都娱乐: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源自哪里?希望传达怎样的主题?
林永琪:这首歌叫《有你的地方》,灵感来源于我的一个关于爸爸的梦。他在梦里对我说,我会创作出很好的音乐作品。在梦里我听到了这首歌的部分旋律。醒来后,我唯一记得住的,就是“归来吧”这句的旋律。于是,我就从这三个字和这段旋律出发,和我的创作伙伴陈宇轩一起,慢慢写出了整首歌。
它是一首写给我爸爸,也是写给我的家的歌。我爸爸是新闻工作者,从小他能在家陪伴我的时间并不多,他已经离开了,但我从小受他影响爱上音乐,他是个地地道道的音响发烧友。所以歌词里写的,都是我最真实、最个人的记忆。
比如“张开看世界的第一眼”,是我出生时第一次见到他的画面;最后一句“献给我无偿又简单的一生”,是想谢谢他这辈子对我无条件的爱。还有“有你陪伴的一餐”,或者“记忆里玻璃窗花青砖绿瓦”——那是我爷爷、奶奶家的样子。这些都是我生命里最普通、却也最珍贵的画面。我想通过这首歌,谢谢他为我带来的这一切,也纪念那种属于家的温暖。
南都娱乐:“岭南新民谣”的核心在于“新”,你认为这首歌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种“新”?
林永琪:说到“新”,这首歌在音乐制作上花了很多心思。它听起来是一首抒情的慢歌,但我们不希望它听起来像一首很快会过时的传统情歌。
所以我们在编曲里做了很多不一样的尝试,比如把非常“实”的、有温度的大提琴,和很多“虚”的、氛围感的电子音色融合在一起。这种“虚”和“实”的碰撞,会让整首歌的听感变得既熟悉又新鲜。
对我们来说,“岭南新民谣”的“新”,不只是用新潮的乐器,更是用新的音乐语言去讲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在这首歌里,就是用这种新的声音质感,去包裹最传统、最朴素的情感。我们希望它听起来是今天的,是属于我们现在的感受的。
南都娱乐:为什么想参加岭南新民谣·第三季?此次获得优胜歌曲有哪些感受?
林永琪:说到为什么想参加这一季的比赛,其实有个很直接的契机。这首歌的监制李毅杰老师,知道我写了一些不同风格的歌之后,有一次很认真地问我:“为什么你不为你爸爸写一首歌呢?”
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我,让我开始静下心去想,到底用什么样的歌,才能讲好我和爸爸的故事。很自然地,我就想到了粤语。我和爸爸之间最真实、最亲切的交流,当然是用广东话。所以从动笔之初,我就决定了这必须是一首粤语歌。
这也是我和陈宇轩的创作组合第一次尝试粤语歌创作。这次参赛和创作,真的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感受到用母语歌唱时那种独特的情感力量。未来,我也希望能尝试更多不同的题材,继续把粤语歌写下去。
这次能获得优胜,我们感到十分荣幸!能得到这个肯定,感觉就像是对这份情感、对这段故事的一份温暖的见证。谢谢所有听到它、并被它打动的人。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黄超
统筹:贺蓓
执行统筹:钟欣 林经武 彭思敏
采写:南都记者 丁慧峰 林经武 钟欣 李春花
本文撰写:李春花
编辑:彭思敏 陈逸芬 蔡思思
剪辑/摄影:林经武 朱俊毅 钟锐钧
执行:李丹 郭慧聪
设计:金国华 尹洁琳 何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