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山音乐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音乐杂谈》:音乐家与编辑家的二重唱

更新时间:2025-11-14 08:00  浏览量:1

郭欣

北京出版社 1979年版

1962年11月,冒着初冬的料峭,北京出版社推出一部音乐理论评论集《音乐杂谈》。当时人们刚刚从三年自然灾害的困厄中摆脱出来,文艺界不算活跃。但是《音乐杂谈》首印6500册一销而光,成为出版界少有的风景。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报刊围绕这本书涉及的诸多音乐问题展开了讨论,甚至争执。许多业余音乐爱好者也聚拢而来,加入围观的队伍。这本书的出现,像是绽放的一株蜡梅,给人们带来温暖和活力。

《音乐杂谈》的作者是中国音乐界殿堂级人物——李凌。他当时的身份是中央乐团(后改名中国交响乐团)团长。1956年李凌创建中央乐团时年方43岁,此后担任团长达26年,直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先后调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和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他被称作新中国社会主义音乐理论的奠基人、杰出的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舞文弄墨的高手,常年在报刊发表音乐评论。李凌善于把艰深的音乐理论口语化、平民化,常常妙语连珠,见解独到,闪烁着哲理之美。

《音乐杂谈》共收录51篇2000字以内的短文,其评论内容既有音乐理论,又有表演艺术技巧。例如,可以载入新中国音乐史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舞剧《鱼美人》《小刀会》;那个时代标志性歌唱家、演奏家刘淑芳、盛中国、罗天婵、朱崇懋、魏启贤等,也都列入话题。特别是对刘淑芳演唱的印度尼西亚歌曲《宝贝》的评点,精彩而又令人信服。刘淑芳当时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街头巷尾总是缭绕着她的歌声,风靡程度不亚于后来的邓丽君。作为音乐界的领导者,李凌能够放下身段,以一个批评家的样貌出现,风趣幽默、直言不讳地大胆评说,这在当时并不多见。

而这部书的最初创意,来自北京出版社编辑晏明。他是李凌音乐评论文章的拥趸,只要看到必读。由文章引起的日益广泛的讨论和争执,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对音乐创作和表演艺术的促动,使晏明敏锐地意识到,应该把李凌的音乐短评结集出版,才能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当晏明找到李凌时,两个人一拍即合——然而这只是他们合作的开始。

晏明是个诗人,音乐尚属业余爱好。但他对当时的诸多音乐现象,以及李凌的评论文章有自己的看法。他希望与作者坦率而深入地交流,使这本书出版后不留遗憾。

1994年,李凌写了一篇文章,题为《〈音乐杂谈〉:我与晏明的合作》,他回忆道:“晏明在理解政策上有较高水平,并善于从稿件中发现问题,提出有益的意见。如对我谈到音乐的民族风格问题,民族化与化民族,继承中国民族音乐传统问题,地方色彩问题,艺术上的民主与集中,轻音乐艺术的评价等问题,他能从辩证这一角度给我提出比较全面的意见。”他还说:“尽管我的这些文章大多是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报刊发表过,但在语言文字上仍存在不少问题。而晏明同志在编辑时,作了不少的改正,使我在刊出时整理得比较完整。”李凌还补充道,“臧克家、徐迟同志都曾说道,晏明同志是一流的编辑家,这是不算过分的。”

不知道他们进行了多少次推心置腹的沟通,甚至是碰撞,但可以肯定:一位虚怀若谷,一位大胆谏言,两个人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切磋,使这本书走向完善和成功。就像两个不同声部的歌者,缺一不可。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北京出版社开始恢复正常工作。晏明首先想到的是《音乐杂谈》,他认为这本书谈及的诸多问题在新时期仍有价值,书的余温还珍藏于读者心中。于是在1979年11月,《音乐杂谈》增订本又重新出版,印销量达到17000册,读者的热捧甚至超过了17年前。受此鼓舞,晏明与李凌商定再接再厉,推出第二辑。鉴于“音乐杂谈”四个字已经深入人心,决定书名不变。1980年10月《音乐杂谈》第二辑问世。紧接着,1983年2月《音乐杂谈》第三辑、1988年6月第四辑相继出版,像礼花弹一样在音乐界持续绽放。可以断定,李凌与晏明的沟通和碰撞,会存在于每一部书出版的始终。

不过这本书的出版仍未画上句号。应读者要求,2015年8月,北京出版社又出版了精选本《音乐杂谈》。然而这时李凌和晏明都已相继谢世,让人不免扼腕叹息。一部音乐理论书籍的五次出版,竟然跨越了五十年,如此强劲的生命力在我国出版界是罕见的。这不能不感谢音乐家和编辑家的完美合作。

两个人在合作中,不仅结下深厚友谊,李凌亦被晏明的学养及严谨作风所打动,决定聘请他到中国音乐学院担任诗词教授,在学院开设诗词课。晏明固然高兴,但觉得自己还是做编辑更合适,便婉谢了李凌的美意,最后以特约研究员的身份,不定期来学院授课。

毫无疑问,《音乐杂谈》为新中国图书宝库献上了一部佳作,音乐家与编辑家完美合作的佳话也将流传于后世。

场馆介绍
中山公园音乐堂座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中华路4号
乘1、4、5、10、22、37、52、726、728、802路等天安门西站下车或地铁1号线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