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深圳钢琴音乐季圆满落幕
更新时间:2025-11-14 08:47 浏览量:1
11月12日晚,随着84岁的钢琴泰斗殷承宗与深圳城市爱乐乐团《黄河》钢琴协奏曲的最后一个音符奏响,为期一个月的2025第十三届深圳钢琴音乐季圆满也正式落下帷幕。
黄河年里,艺术大师演绎“最黄河”
作为音乐季的压轴大戏,闭幕音乐会的上半场已然精彩迭起。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以沉重的“命运动机”开篇,双簧管的哀怨与铜管的激昂交织,浓缩了从压迫到胜利的史诗叙事,呼应着对自由民主的永恒追求;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则如北欧的月光洒落,钢琴与乐队的对话流淌着挪威民间音乐的灵动诗意,尽显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力量。两场西方经典的演绎,为下半场《黄河》的登场铺就了跨越时空的艺术底色。
夜幕渐深,《黄河》钢琴协奏曲的首个音符在音乐厅回响,半场的躁动等待在琴音中再起澎湃。这首由殷承宗主创并首演、历经55年岁月洗礼的经典之作,在84岁大师的指尖下以全新的唢呐音色叠加,焕发出崭新生命力。
唢呐声带着黄土高原最原始、也最鲜活的泥土气息,自黄河之水翻滚的泥沙中汲出震天撼地的力量,将胜利的凯歌推向顶点……
殷承宗为关键乐段新增民乐元素,让西北风情与戏剧张力愈发浓郁。第三乐章《黄河愤》里,陕北风情的竹笛作引,钢琴模仿古筝,从《黄水谣》的祥和到《黄河怨》的悲怆,将家国破碎的痛楚与人民群众的满腔仇恨演绎得淋漓尽致;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以铜管的号召性引子开篇,钢琴与乐队的竞奏层层递进,《东方红》与《国际歌》的音调高亢激昂,这场《黄河》的演绎,是殷承宗艺术生涯75载的深情告白。从9岁在鼓浪屿举办独奏会,到17岁斩获维也纳世界青年节钢琴比赛冠军,从荣登卡内基音乐厅8次的国际声誉,到培养出一众顶尖钢琴家的教育成就,殷承宗以“绝对优美的钢琴音色”将个人艺术生命与民族音乐命运紧紧相连,构筑起《黄河》雄浑壮阔的不朽巨作。
再弹《黄河》,全场观众几乎人人或轻轻动指尖、或微微抖腿,或轻轻摇头来跟着节拍,在心里轰鸣着“无声”和鸣。直到曲目终了,观众掌声猛地爆发出来,持续数分钟。激动的不止是观众。殷承宗不大的声音压下雷震般经久不息的掌声,以四段返场曲回应深圳的观众,也回应自己的75载钢琴路。从《秋之歌》到《红灯记》,再到与指挥蔡敏超四手联弹《军队进行曲》,一次次返场,引来一阵更比一阵高的欢呼,观众已决意鼓至力竭,殷老爷子自然也无法辜负这样的深情。在指挥的带动下,现场观众齐齐用掌声打起节拍,在《保卫黄河》的琴声中与殷承宗相和,献给深圳钢琴音乐季一个华丽独特的尾声。
《黄河》所承载的抗争精神、家国情怀,在殷承宗的演绎中跨越时代,与深圳这座城市的拼搏气质深深共鸣。作为国家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深圳钢琴音乐季历经13载春秋,正是以这样的经典演绎为纽带,让高雅艺术融入城市脉搏。
群星闪耀,国际大师与本土新秀共舞
回顾本届音乐季,亮点纷呈,尽显“艺术性、国际性、专业性”核心宗旨。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深度交融,让本届音乐季更具厚度与温度。“国际大师专场”星光熠熠,波兰钢琴家玛格达莱娜·丽萨克在境山剧场构筑的“诗境·印象”,让肖邦的浪漫与德彪西的光影细腻交融;匈牙利名家彼得·纳吉以“从古典到浪漫的钢琴狂想”为主题,展现了他对贝多芬、李斯特作品的深刻理解;以色列钢琴家罗曼·扎斯拉夫斯基则以其精湛技巧,在“相遇在巴黎”音乐会中诠释了肖邦、普罗科菲耶夫等大师的经典之作。中国作品专场则聚焦丁善德先生的钢琴佳作,《春之旅》的江南婉约、《新疆舞曲》的大漠豪情,让观众在黑白键间读懂东方意境。
而“三进系列”虽是公益演出,却以同样豪华的演出阵容让高雅艺术走出专业音乐厅,“飞入寻常百姓家”。卡塔知娜·伯列克的“肖邦与谭盾音乐对话”进校园专场、克里斯蒂安·特卡切夫斯基的“肖邦的心”进社区专场、国内获奖无数的青年钢琴家们携手带来的“音乐与珠宝的约会”进企业专场,让琴音融入职场、校园与社区,滋养着城市的每个角落,践行着钢琴音乐季作为城市文化品牌活动的社会责任。
搭建平台,培育艺术新生力量
星光之下,音乐季也将红毯朴质尚未成名的璞玉脚下,为社会艺术教育机构提供了优质展示平台,让无数热爱音乐的青少年圆了舞台梦想。参与本届音乐季社会艺术教育成果展演的孩子们年龄跨度从7岁至20岁,均经过严格筛选,不乏艺术特长生、各类赛事获奖选手及专业院校报送生,他们带来的作品兼具扎实功底与纯粹热爱,孩子们在参与城市文化盛事的过程中收获了自信与成长,这份喜悦也感染着每一位观众。
本届音乐季创新举办的“钢琴运动会”更以趣味性的活动形式,展现出钢琴艺术的无限可能,钢琴与陶笛、长笛、大提琴跨界协作,声乐、舞蹈与钢琴创意碰撞,四手联弹、六手联弹默契配合,以多乐器、多领域融合的丰富形态,让观众领略到音乐表达的立体丰满,丰富多元的活动设置也赢得了广泛赞誉。
十三载积淀,铸就城市文化金名片
自2013年“深圳钢琴音乐节”首次奏响鹏城,到2021年更名为“深圳钢琴音乐季”,这一音乐盛事已走过十三个春秋,以“一期一会”的诚意,每年如期与市民相约。截至本届,累计举办超过400场主题活动,线上线下触达超1000万人次,2023年更成功入选国家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案例,成为深圳文化领域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深圳钢琴音乐季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多方的鼎力支持。本项目得到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的大力支持,在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悉心指导下,由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深圳市雅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圳市新节拍艺术团的联合主办与用心筹备,钢琴音乐季一步步成长为如今的文化标杆。
曲终人不散,琴韵永流传。第十三届深圳钢琴音乐季虽已落幕,但音乐的力量将继续在深圳这座城市的血脉中流淌。从国际大师的巅峰演绎到莘莘琴童的才华展露,从西方经典的回响到中国作品的深情,这场艺术盛会谱写了一曲属于深圳的“钢琴交响诗”。未来,这场与城市共生共长的音乐盛事,还将继续以琴为媒,串联中外经典、传承民族精神,让黄河的涛声与钢琴的琴音在海风中共舞,为深圳的文化天空续写更多不朽篇章。
晶报记者 张羽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