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乐为梦 以劳动为歌 重庆职工唱响新时代奋斗最强音
更新时间:2025-11-14 16:04 浏览量:1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何春阳
11月8日晚,重庆工业博物馆内,“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职工文艺展演赛总决赛落下帷幕。12支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职工队伍,在这里用歌声和表演为大赛画上圆满句号。
舞台灯光熄灭,掌声渐渐平息,但属于重庆职工们的文艺梦想仍在持续发光。这场历时七个月、覆盖全市的文艺盛事,记录下的不仅是舞台上的高光时刻,更是无数劳动者在聚光灯外默默耕耘的身影。
这场由重庆市总工会牵头,联合市文联、大渡口区政府共同主办的活动,既是对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的隆重献礼,也是一场属于所有重庆职工的文艺盛宴。
精心筹备 精雕细琢
七个月时间铸就文艺精品
本届大赛筹备工作可追溯至今年四月。
市总工会经多次研讨,确定了“职工创作、职工表演、职工欣赏”的核心思路,旨在打造真正属于劳动者自己的文艺平台。
“往届赛事多是翻唱,今年我们特别强调‘原创’。”大赛组委会负责人介绍,“我们希望职工们能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
通知下发后,各级工会迅速响应。在短短两个月的作品征集期内,组委会共收到了327件原创音乐作品,数量创历届之最。
面对三百余件题材、风格各异的作品,评委们既惊喜又为难,惊喜于职工们蓬勃的创作热情,为难于如何优中选优。
“许多作品在专业上虽有瑕疵,但那份真实感人至深。”评委会成员、作曲家柳进军回忆评审过程时表示,“一首讲述山区邮递员工作的歌曲,旋律简单,但歌词中‘山路弯弯,连接千家万户’的朴实表达,让所有评委都为之动容。”
为确保公平公正,组委会设置了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四轮筛选。每一轮,评委们不仅关注作品的艺术性,更看重其是否真实反映劳动生活、传递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
舞台背后深度淬炼
平凡劳动者的背后是不凡的坚守
在总决赛上惊艳全场的大渡口区“义渡蓝焰”消防员乐队,其组建本身就是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
五位成员来自同一消防支队,都是基层消防员,平时繁重的执勤任务让集中排练变得十分奢侈。“我们利用的是备勤之外的碎片时间。”键盘手李成吉说,“有时排练到一半时警铃突然响起,大家扔下乐器就往车库跑。”
他们原创的歌曲《握紧我的手》的创作过程同样不易。词曲主要创作者、主唱刘娱表示,歌词灵感主要灵感来源于中国消防救援的徽章,中间那个手牵手的图案有伸出救援之手的寓意。“创作时联想到了很多身边故事。我们曾经救援过的一个小男孩长大后也成了一名消防员,我们牵住他的手,他又牵起了更多人的手。”刘娱说,消防员的职业使命就是竭尽全力服务老百姓,而他们也会持续传递正能量,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市国防邮电工会选送的“邮政Rap”组合,是两个标准的“90后”邮政小哥。他们的创作初衷很简单:让社会看到新时代邮政青年的新面貌。
“很多人对邮政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其实我们早已不同,服务的范围也远大于从前。”组合成员之一、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渝中区分公司王一学说,为了这个作品,他们利用下班时间搜集素材,将绿色邮政、微笑服务等标志性元素写进歌词,“我们要用年轻人的方式,唱出邮政人的新风貌。”
铜梁区总工会选送的作品以“龙”为核心意象,这背后是对地方文化的深情。铜梁区文联二级调研员秦启江表示:“我们出生的这片土地有铜梁龙非遗,也有铜梁龙足球队,就想用音乐把‘铜梁龙’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表现出来。”
南岸区总工会选送的《星光引路》则是围绕“教师”这一主题,在作品中倾注爱与守护的心路历程。作为主创成员之一,南坪中学教师任伯冰说,这支青年教师合唱团有四个声部24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学校,大家在上课之余要凑在一起排练并不容易。
“这是首很抒情的歌曲,起伏并不算太大,但最后需要扬上去。”任伯冰说,为了在歌曲后半部分有控制地抒发情感,精准表达歌曲的内核,老师们反复磨合了整整小半年时间。
“晨光轻抚教室窗台的露珠,粉笔线描绘着梦想的蓝图,皱纹里藏着彩虹的温度,您笑着说,向前走,我在身后守护……”短短几句词,映射出教师作为“星光引路人”的坚守付出。正如在各行各业辛勤付出的人民,正如千千万万为社会发展不懈奋斗的劳动人民。
不朽精神薪火相传
在工业遗址中传递时代新声
选择重庆工业博物馆作为总决赛场地,组委会别有深意。
“在这个曾见证中国工业百年变迁的地方,唱响新时代劳动者的歌声,本身就是一种传承。”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当消防员唱响“身后是万家灯火”,当邮政青年演绎“连接美好”,当产业工人高歌“永不退缩”,这些在工业遗址中回荡的新时代劳动者之歌,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职工文艺创作正从“业余爱好”向“专业水准”迈进,从“自娱自乐”向“时代表达”提升。这些源自劳动一线的声音,因其真实而格外动人。
“艺术最珍贵的是真实与共鸣。”不少评委在赛后感慨,“能够听出来,有些职工选手们或许在技巧上不如专业歌手,但他们用最质朴、真诚的表达,触动了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这场持续七个月的文艺之旅,让无数平凡劳动者走到台前,讲述自己的故事。从春日的初次构思,到冬夜的完美绽放,三百余首原创作品记录的是重庆职工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赞美、对时代的感悟。
在工业博物馆的厚重背景前,新时代的劳动者用歌声证明:劳动不仅创造物质财富,更孕育精神之花。这些从生产线、办公室、消防站中生长出来的艺术之花,正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巴渝大地上绚烂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