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利润暴增 7%!《鬼灭之刃》封神、狂赚 20 亿,关税损失全抵消
更新时间:2025-11-14 17:14 浏览量:1
2024年11月11日,索尼公布了最新季度财报,数据一出来,整个市场都沸腾了,
7月到9月这三个月,索尼利润同比大增7%,达到3110亿日元,折合大约20亿美元,销售额增长5%,达到3.1万亿日元,约200亿美元。
这份成绩单的最大功臣,是《鬼灭之刃》。
索尼在财报里明确提到,这部动画电影的强劲表现直接拉动了整体业绩。不只是票房,还有衍生商品、音乐专辑、版权授权,这些加起来的收入增长特别突出。
索尼上调了全年业绩预期,公司预计截至2026年3月底的财年净利润将达到1兆500亿日元,约68亿美元。这个数字高于之前预期的9700亿日元,接近去年创纪录的1兆700亿日元。
《鬼灭之刃》不是第一次给索尼带来惊喜了。
2020年上映的《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在日本本土票房突破400亿日元,成为日本影史票房第一。这个纪录保持了好几年,直到后来才被超越。
这部动画的影响力不只在日本。北美市场上,《鬼灭之刃》的票房表现同样罕见。东南亚地区的观众也疯狂追捧,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影院都出现了排队抢票的场面。
索尼通过旗下子公司Aniplex和美国的Funimation共同运营版权及发行业务。这套模式让《鬼灭之刃》真正成了全球爆款。
有个细节很多人不知道。《鬼灭之刃》的成功,跟索尼早年的布局有直接关系。
2017年,索尼收购了美国动画发行商Funimation的大部分股权。当时这笔交易没引起太多关注,很多人觉得索尼又在乱花钱。
可现在回头看,这步棋下得太妙了。Funimation掌握着北美动漫市场的大量发行渠道,跟Netflix、Hulu、Crunchyroll这些流媒体平台都有合作。索尼拿下它之后,就等于打通了日本动漫进军欧美市场的快速通道。
《鬼灭之刃》在北美上映的时候,Funimation负责宣发和院线排片。他们在洛杉矶、纽约、芝加哥这些大城市的核心影院争取到了黄金场次。首周末票房就超过2000万美元,这个成绩在日本动画电影里算是破纪录了。
索尼赚钱不只靠票房。衍生商品才是大头。
《鬼灭之刃》的周边产品种类多到夸张。手办、海报、服装、文具、日用品,几乎你能想到的东西都有鬼灭版本。日本便利店的货架上,鬼灭主题的饮料、零食、便当盒摆了一排又一排。
东京秋叶原的动漫周边店,有个店员在接受采访时说,鬼灭的手办一上架就被抢光。他们店里最贵的一款炭治郎手办售价15万日元,大约1000美元,照样有人排队买。
音乐专辑也卖得特别好。《鬼灭之刃》的主题曲《红莲华》由歌手LiSA演唱,这首歌在日本公信榜连续多周排名第一。专辑销量突破百万张,这在日本音乐市场已经很罕见了。
索尼音乐出版公司从这首歌里拿到的版权收入相当可观。全球流媒体平台上,《红莲华》的播放量超过10亿次。每次播放,索尼都能分到一笔钱。
除了娱乐业务,索尼的半导体部门也表现出色。
索尼生产的图像传感器,就是手机摄像头里的CMOS sensor,占据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苹果、三星、小米这些手机厂商,都在用索尼的传感器。
随着高端手机普遍采用多摄系统,索尼的图像传感器需求量大增。财报显示,这个部门的利润增幅接近两位数,是支撑整体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柱。
有个技术细节值得一提。索尼最新一代的传感器采用了堆栈式结构,能在同样大小的芯片里塞进更多功能。这种技术让手机在暗光环境下的拍照效果大幅提升。
索尼在这个领域的投入相当大。公司在日本九州建了一座新的半导体工厂,专门生产高端图像传感器。这座工厂2023年投产,年产能达到几千万片。
不过外部环境也有不利因素。
索尼承认,美国关税政策对其业务造成负担。本财年预计因此减少营业利润约300亿日元,约1.95亿美元。
索尼高层在财报会议上说,这部分损失"完全被娱乐与音乐业务的强劲表现抵消"。换句话说,《鬼灭之刃》赚的钱把关税损失补回来了,还有富余。
音乐业务是索尼的另一个稳定收入来源。
索尼音乐出版公司持续稳健增长。全球流媒体平台的普及,让音乐版权收入成为索尼稳定的"现金奶牛"。
Spotify、Apple Music、YouTube Music这些平台上,索尼旗下艺人的歌曲每天都在被播放。每次播放都能产生收入,这笔钱虽然单次不多,可架不住量大。
业内分析认为,索尼早年布局IP与内容生态,现在已经形成影视、音乐、游戏三位一体的产业链优势。一家企业同时掌控观众听的、看的、玩的东西,这在全球娱乐产业里算是少有的。
PlayStation系列游戏机销量增速放缓了,可依旧贡献庞大现金流。
PS5进入成熟期之后,索尼正在加快开发云端游戏和VR内容。未来《鬼灭之刃》这些热门动漫IP很可能成为PlayStation平台上的独占游戏题材。
有消息说,索尼正在跟《鬼灭之刃》的制作方飞碟社(ufotable)商谈游戏开发合作。如果这事成了,玩家就能在PS5上亲自操控炭治郎、祢豆子这些角色,体验动画里的经典战斗场景。
东京市场分析师指出,索尼这次上调全年预期的关键意义在于,它展示了日企从制造业向"内容科技"全面转型的成果。
曾经靠电视、Walkman扬名世界的索尼,现在靠动画、游戏和半导体继续领跑。
野村证券分析师甚至评价:"索尼的娱乐业务已经不是附属品,是新的增长引擎。"
从《鬼灭之刃》的刀光剑影,到手机摄像头背后的精密传感器,索尼正在用一种全新的姿态证明,"日本制造"仍然能在世界舞台上掀起狂潮。这家公司的转型故事,值得所有人好好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