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山音乐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创乐纪》破圈:解码四川省第二届原创歌曲大赛的产业经济逻辑

更新时间:2025-11-15 01:10  浏览量:2

2025年11月14日傍晚,在泸州东门口,16组原创音乐人陆续登台调试设备。

随着暮色渐浓,《泸州老窖・创乐纪》直播版第六期正式开启,张珈铭的流行与崔一乔的民谣曲交替响起,知名女团 CGT48 的空降表演让直播间弹幕瞬间刷屏,四川观察各平台实时数据跳动攀升,最终以超268万+次的总播放量,印证了这场原创音乐直播的吸引力。

“听巴适好歌,选心中 best!” 自今年10月25日起,由泸州老窖独家冠名的《泸州老窖・创乐纪》综艺版,每周六21:10准时登陆四川卫视,并在四川观察全平台同步独播。

这档作为四川省第二届原创歌曲大赛衍生的音综,以 “跟着音乐游四川” 为核心理念,用 “真原创、全开麦” 的初心,让一首首饱含情感与特色的歌曲,成为连接巴蜀文化与大众的纽带。音乐财经(ID:musicbusiness)观察发现,这不仅是一档音乐综艺直播节目,更是四川原创音乐产业发展的微观缩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泸州老窖・创乐纪》

“直播+综艺”为原创歌曲造势

作为四川省第二届原创歌曲大赛的核心衍生内容,《泸州老窖・创乐纪》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配套综艺,而是主打“真原创、全开麦、在地标直播”的方式,呈现一首首原创歌曲的演出舞台。

在首期节目中,俄罗斯歌手卡捷琳娜以独特的俄式唱腔演绎《乌拉爱中国》,将异国风情与中国情感融入歌声,与成都的晚风完美交织;泰籍华裔歌手、中泰文化交流大使李紫婷则带来全球首唱的成都城市推荐曲《纽带》,用温柔又有力量的旋律,搭建起文化沟通的桥梁。本土音乐人也在这期节目中展现出对巴蜀的深情。定居成都五年的知名原创音乐人刘明辉,用饱含诚意的作品,诉说 “这里最适合做原创” 的心声;民谣诗人梁子、资深音乐制作人杨斐的歌曲,同样浸润着川蜀大地的韵味。

随后的节目在成都市武侯区玉林民谣里、成都高新文化中心广场、绵阳梓潼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成都兴隆湖、泸州东门口等地直播,每期约16位原创音乐人参与,贡献了一首首好歌曲。其中,《花椒蓝调》《红糖糍粑》两首作品,巧妙将川渝人熟悉的 “糖醋麻辣” 融入旋律,一口一味皆是乡愁;《夏日黄鱼干》则画风一转,把海风的清新唱进玉林的烟火里,形成独特的听觉反差;《安康味道》带着浓浓的地域情怀,仿佛将听众带到山水之间,感受那份独有的宁静与温暖;《成都开到青白江》更是将地域特色拉满,歌曲以公路旅行为意象,把城市间的联结与生活中的小确幸唱进旋律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15秒定生死的快节奏时代,这些歌曲用 “本真” 打破流量焦虑,用扎实的创作与真挚的情感,回答了 “一首歌如何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的问题。

在传播方面,《泸州老窖・创乐纪》创新采用了“直播抢占时效、综艺深耕内容”的运营模式。

直播版以“快节奏、强互动”的方式抢占即时热度,如 11 月 7 日兴隆湖场直播仅 3 小时即斩获 210.3 万观看量,微博话题 # 单日阅读量破5.8万。11月8日,在“川超”联动原创歌曲大赛的活动中,现场观众在“音乐盒子”互动空间,即兴用方言创作rap为球队助威,视频迅速刷屏网络, 在微博的总阅读量超1343.7万次。

《泸州老窖・创乐纪》以“小屏带动大屏”为战略核心,综艺版在对直播内容进行精细化剪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内容深度:通过加入音乐人深度专访,展现创作心路与艺术追求;沉浸式体验文旅新消费场景,引导观众感受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时代共鸣,完成从“视听刺激”到“价值共鸣”的内容升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显然,从蓉城音乐坊的多元碰撞,到玉林的烟火深情,从高新的美好定格、高校的青春活力,再到兴隆湖的湖光韵律与泸州东门口的歌声,《泸州老窖・创乐纪》节目正在用一首首原创歌曲,以全方位无死角宣推的方式,串联起四川的文旅地标与音乐之旅。

战略高度:原创源头建设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

当下中国的原创音乐市场,正陷入 “产能过剩与价值稀缺” 的矛盾漩涡。

据腾讯音乐发布的《2024华语数字音乐年度白皮书》显示,2024年华语新歌数量达135.1万首,较2023年增长66.2%,创作者活力持续迸发。但真正能进入大众视野、实现商业价值转化的作品严重不足,乐坛进入到 “有创作无市场、有人才无通道” 的困境,已成为制约中国原创音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瓶颈。

在新歌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四川省以原创音乐内容为核心抓手,通过赛事 IP 的规模化运营,持续构建具有全国竞争力的音乐产业生态,其战略价值与商业潜力在四川省第二届原创歌曲大赛中得到集中体现。

这是因为,音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终究源于作品,四川将原创扶持上升至战略高度,这份底气,正源自四川不可复制的资源禀赋。

四川是中国原创音乐的 “沃土”。从地域文化来看,四川拥有藏族、彝族、羌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 藏族的弦子、彝族的海菜腔、羌族的多声部民歌,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成为原创音乐的灵感宝库,为音乐人提供了差异化的创作素材。

四川的高校资源也为原创音乐提供人才支撑,四川音乐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等高校开设音乐创作相关专业,每年培养数千名音乐专业人才,为原创音乐市场输送新鲜血液。四川省首届原创歌曲大赛获奖作品《问月》(后更名为《玉盘》)更是创下全网播放量超5亿次、话题阅读量270 亿次、二创标签阅读量超180亿次的惊人战绩,印证了四川原创音乐的市场潜力与艺术价值。

今年,四川省 “大手笔” 支持源头原创,同样展现出非凡的气魄与决心。这体现在真金白银的投入上,本届大赛设置年度原创金曲一等奖100 万元、单项奖最高5万元、网络热度奖10万元,总奖金规模超250万元。

显然,四川的投入,既让音乐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诚意,也吸引了全国范围内的优质创作力量 。截至目前,大赛累计征集作品超2万首,远超首届2300余首歌的投稿量,且今年的省外作品占比达45%,充分说明四川的投入开始形成全国性的吸引力。而且今年还吸引了董玉方、陈道斌、谢春花、斯斯与帆等知名原创音乐人投稿参与,奠定了大赛高水准的创作阵容。

在原创作品的评审环节,本届赛事创新推出 “全民打榜” 机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让大众参与歌曲推选。线上 “90 秒挑战” 中,用户可试听系统随机推荐的 3 首作品(每首 30 秒),三选一点亮 “红心” 完成打榜,实时热榜直接影响作品晋级;线下则跟随音综录制,在省内多所知名景点与高校设置互动音乐盒子,市民游客可在现场扫码参与 “90 秒试听投票”,实现音乐与旅游互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显然,选拔环节采用初评评审团把关,到“线上打榜 + 复评评审团”数据多维度结合的方式,既避免专业评审脱离市场,又防止流量至上忽视质量,保障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截至目前,已有805首打榜作品获得192058 次浏览,赛事60强名单也即将公布。

在传播层面,四川观察作为核心传播方,着重发力小屏端。迄今,赛事相关话题总传播量超 1.1亿,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通过歌曲展播、主创专访、碎片化内容等方式传播大赛内容,引发多个热点话题发酵,包括、、 以及 。

在整个传播环节中,大赛为音乐人提供持续曝光,为原创音乐人拍摄录制记录短片,深度发掘创作背后的故事与情感内核。并积极与央视等央级媒体平台深度合作,打通从内容生产到播出发行的核心渠道,为作品后续的音乐发行、版权运营、商业合作等全方位开发铺平道路。

显然,大赛在本阶段已有意识地建立“从创作、传播再到变现”的初步闭环。这种 “从源头到市场” 的全链条支持,远比单纯的资金奖励更有价值,它为音乐人解决了 “创作无方向、推广无渠道、变现无路径” 的核心痛点,真正有效地盘活了原创音乐的内生动力。

省级歌曲大赛的IP启示录

四川省第二届原创歌曲大赛及其衍生IP《创乐纪》的成功实践,为中国音乐产业的区域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首先是政府引导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是四川模式的核心优势。

四川省第二届原创歌曲大赛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联合主办,中央广播电视台总台文艺节目中心独家支持,通过政府公信力整合资源,为赛事提供政策支持与落地保障。

其次是坚守原创源头,构建良性产业循环。

大赛始终坚守“内容为王”的底线,评委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此前在发布会上提出,大赛力求形成“专业+大众”、“艺术+应用”的包容并蓄的原创音乐氛围,释放大众创作的无限活力,无论是音乐圈的专业人士,还是街头弹唱的民间歌手,乃至借助AI辅助创作的音乐爱好者,都能在大赛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展示舞台,也确保了创作质量与市场需求的统一。

本土特色与跨界联动,塑造产业独特竞争力。

本届赛事聚焦八大赛道,既有“特别四川”的本土赛道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又通过民族回响、国风潮韵、嘻哈宇宙、独立乐魂、花儿向上、走心单曲等赛道吸纳多元风格,这确保了四川原创歌曲大赛选出来的曲库足够差异化,能适应市场需求,为后续曲库的商业开发奠定基础。

四川观察首个AI虚拟艺人“Una伊一”,她将为第二届原创歌曲大赛献上自己的重磅歌曲

本届大赛积极拓展跨界合作,构建覆盖电竞、乡村振兴、国际传播、科技非遗等领域的合作生态。例如与头部电竞品牌达成合作,筛选大赛歌曲联合推广;联合全球音乐公司推动国风说唱出海;引入头部虚拟歌手及四川观察 AI 虚拟艺人 “Una 伊一” 参与演绎等。这些实践彰显了大赛的平台链接价值,经验与洞察也将通过决赛研讨梳理成《四川省音乐发展白皮书》,为四川原创音乐打通产业链、指引方向,实现从单一赛事到可持续产业生态的价值闭环。

以本届大赛为契机,“以赛促产、以产兴文”,四川观察着力打造音乐合作新生态,提供创作扶持、版权保护到营销推广的全链路服务,逐步构建音乐应用生态平台,这使得赛事 IP已经从单纯的选拔平台升级为产业生态枢纽,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将进一步助力四川原创音乐的价值最大化。

总的来看,从去年《玉盘》的春晚回响到今年泸州东门口的直播声浪,随着这场历时半年的音乐赛事正在进入高潮,其真正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发掘出爆款作品,更在于为中国原创音乐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区域化样本。

撰文:董露茜

排版:河清 / 审核:LUCY

阅读往期热文

产业论坛|2019,影响城市之声如何更多元化呈现海外艺人巡演?

【音乐财经】 入驻第三方平台腾讯新闻丨网易财经|36Kr|新浪财经 百度百家 | 搜狐 知乎 | 虎嗅网 | 文旅中国|界面《音乐周报》-《音乐财经》专版 微博(4.7万订阅) | 抖音(18万订阅)|小红书(5000订阅)官网网站:www.livemusichina.com客服/

场馆介绍
中山公园音乐堂座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中华路4号
乘1、4、5、10、22、37、52、726、728、802路等天安门西站下车或地铁1号线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