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山音乐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91部作品潮动申城,2025上海当代音乐节听见历史回响、触摸未来脉动

更新时间:2025-11-15 00:06  浏览量:1

2025上海当代音乐节将于11月17日至23日在上音举办,以“上海·世界·当代·未来”为宗旨,打造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当代音乐盛会,为市民带来高品质的听觉盛宴,为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发展注入新能量。

上海当代音乐节的前身是2008年创办的上海当代音乐周,2022年从“音乐周”正式升格为“音乐节”。上海音乐学院院长、音乐节艺术总监廖昌永教授表示,上音始终屹立于音乐艺术发展前沿,而音乐节的举办正是上音“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实践,为培养德艺双馨、红专兼备、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艺术人才提供了坚实支撑,更承担起引领中国专业音乐发展、推动国际文化深度对话的责任。

本届音乐节将呈现5场主题鲜明的交响作品音乐会、1场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4场高水平的室内乐音乐会、6场学术讲座与论坛、“百川奖”国际作曲比赛决赛音乐会以及全国本科作曲教学工作坊。音乐节将上演71位作曲家的91部当代作品。其中,世界首演作品20部、亚洲首演作品1部、中国首演作品10部。本次音乐节还包含1场延边歌舞团呈献的中国朝鲜民族艺术展演。

从艺术呈现来看,本届音乐节兼具高水准艺术质感与深厚学术内涵,更凸显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文化厚度。开幕式上将由上海爱乐乐团在指挥家张亮执棒下,奏响贾达群教授交响组曲《巴蜀》的第一乐章“雄山秀水”,五位重量级作曲家的经典与新作将实现交响辉映。闭幕式则以古筝、编钟搭配电子音效,构建传统与科技交融的听觉体验。民族管弦乐对中华传统音韵的当代表达,与青年作曲家以电子、人声、打击乐打造的多元声音宇宙,共同勾勒出当代音乐的丰富图景。

本届音乐节特别设置多重致敬与纪念环节。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波兰作曲家亨利克·格雷斯基的《第三交响曲》将由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决赛入围者乌列热演绎,著名作曲家叶小纲为大提琴与乐队而作的《我遥远的南京》则带领观众回溯历史、呼唤和平。今年也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逝世50周年,为致敬这位音乐巨匠,青年大提琴家陈亦柏将奏响其《第一大提琴协奏曲》。而在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奥诞辰100周年之际,贝里奥国际作曲大赛唯一大奖得主、青年作曲家依克山·阿不都沙拉木的作品《抑制》也将登上“经典与新声”交响作品音乐会舞台。

上音作曲指挥系主任、上海当代音乐节项目总监周湘林教授介绍,国际交流与青年培育是本届音乐节的重要亮点。法籍意大利作曲家马尔科·斯多巴、美籍华裔作曲家周龙、中国作曲家贾达群担任驻节作曲家,不仅带来代表作演出,还将举办专题讲座分享创作理念。音乐节特别搭建青年音乐人展示平台,“上音青年作曲家交响作品音乐会”汇集九位青年教师新作,依克山、路芊辰等新生代作曲家的作品也将在多场音乐会中呈现,多位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者及青年演奏家、歌唱家的加盟,更让艺术传承与创新活力尽显。

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成为音乐节的鲜明特色。《昆曲三折》《太阳神鸟的祭祀》《听园》等作品以当代语汇激活传统文化基因,延边歌舞团的“鼓乐弦歌映风华”展演则展现朝鲜族音乐的深厚底蕴。上音声乐歌剧系主任方琼教授将演唱沈葉教授创作的《望海潮·宝珠洞》,作品以纳兰性德诗词为蓝本,融合古典意境与民族韵味,融入非遗元素的现代管弦乐编配尽显文化魅力。

廖昌永强调,真正的文化自信源于守正创新,真正的艺术高峰成于交流互鉴。未来,上海当代音乐节将继续向具有原创引领性、品牌标识性和世界影响力的音乐节迈进,助力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音乐动能。

场馆介绍
中山公园音乐堂座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中华路4号
乘1、4、5、10、22、37、52、726、728、802路等天安门西站下车或地铁1号线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