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实践浸润人心,让移风易俗落地生根
更新时间:2025-11-15 12:04 浏览量:2
11月14日晚,2025年南昌市移风易俗“大篷车”巡演暨“德润赣鄱·红土地上好村晚”走进新建在汪山土库精彩上演,活动以文艺展演、互动问答、故事分享等形式,将移风易俗理念融入乡土烟火,让村民在参与中感悟传统与时代的共鸣,为文明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传统与现代碰撞
焕发文明新活力
活动在热闹的《狮舞祥瑞》中启幕。汪山土库作为赣派建筑活化石和程氏家风传承地,为这场文明对话提供了独特文化场景。
舞台上,《爱的回味》舞蹈演员用小方凳和蒲扇表现出母亲和孩子的烟火日常,这一刻,平凡的生活升华为母爱的象征,温暖了时光。
独唱《一生有你》与双人舞温情演绎“夫妻守护”的婚姻真谛;创新黄梅戏《天仙配·新风版》将经典唱词改为“夫妻同心建家园,互敬互爱担在肩”,用老戏曲讲出新婚恋观——责任与陪伴取代“寒窑避雨”的旧意象,展现传统艺术的现代表达。
对话生活点滴
凝聚文明共识
移风易俗的关键是融入百姓“小日子”。主持人用南昌老话“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拉近距离,魔术表演《幸福飞花》后,观众争相分享身边文明事:“公交让座”“劝和邻里”“简办酒席”……
“文明问途·新风共答”环节更掀起热潮:面对“大操大办是否陋习”“孩子升学该不该摆阔”等问题,现场齐声回应“量力而行”“重在分享”。观众在问答中深化认知:移风易俗非抛弃人情,而是让习俗回归真诚适度。
榜样故事引领
激发行动自觉
真实案例引发强烈共鸣。新建区快板《移风易俗树新风》唱响“省下钱给娃买书、给老人添衣”的实在。
自南昌真实故事的歌曲《大花轿(公交喜事版)》,讲述旅居海外的华人夫妇租“铛铛车”替代豪车车队的婚礼,
用轻快旋律传递
“幸福在心意不在排场”。主持人感慨:“年轻人既爱汉服也追电子音乐,他们用行动证明,移风易俗是与传统真诚对话。”
附近的村民潘大姐笑着对记者说:“现在亲戚朋友办喜事,都兴简办,不比排场比心意。我家孩子上个月结婚,就在村里的文化礼堂摆了几桌,省下的钱给孩子买了辆车,大家都说这样实在!” 潘大姐的话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移风易俗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变。
汪山土库的小舞台,承载着千万家庭的幸福期待;短小的故事里,传递着城市的文明追求。从海昏侯千年文明到汪山土库家风,从黄梅戏新唱到“赛博国风”,生动诠释了:移风易俗是与时代同频,让幸福回归本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