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现代音乐节有什么不一样
更新时间:2025-11-17 18:23 浏览量:1
50位钢琴家在50架海伦钢琴上演奏同一个音符,是一种什么样的观演体验?
近日,第六届杭州现代音乐节闭幕式演出在浙江音乐学院(简称“浙音”)举办。奥地利作曲家哈斯根据50架钢琴与大型室内乐队创作的《11000根弦》,以其声学形态和艺术美学成了本届音乐节备受瞩目的焦点。
这场音乐盛会吸引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齐聚杭州,带来9场专场音乐会、1场现代舞专场、1场国际室内歌剧作曲比赛决赛音乐会、4场驻节作曲家讲座、1场室内歌剧论坛等活动,国内外优秀乐团和艺术家共同演绎53部现代音乐作品。“在杭州现代音乐节这个国际化的艺术平台上,我们共同见证了艺术绽放的耀眼光芒和精神力量。”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说。
“我们有自己的达姆施塔特(德国中西部城市,欧洲的新音乐重镇)。”一位观众说。浙江音乐学院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许多资深乐迷称这个在浙音举办的音乐节为“转塘施塔特”。本届音乐节不仅有专场音乐会、驻节作曲家讲座、国际作曲比赛等内容,还加入了室内歌剧专场、学术研讨会、现代舞专场等板块,全景式展现当代艺术的前沿探索。
基于广西大山地域风貌创作的《远山》、想象与现实交织的《草原悲歌》、以当代音乐展现传统意象的《绣·湖》、以节气为创作灵感的《惊蛰》、追求中式美学表达的《素锦弄花》《蜉·生》、取材于中国意境画作的《橙红与深蓝的呼吸》《无题》等作品集中上演。
在注重艺术先锋性、探索性的同时,音乐节还力求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音乐。中国少数民族的音调、古老音乐作品的主题、古代文学的经典对话、舟山非遗民间文学等元素,被移植到现代舞台上创新演绎。
杭州现代音乐节还成为文化艺术交融、文艺人才交流的国际化平台,推动教学、创作、表演、研究在展演中一体化融合。杭州现代音乐节“艺创奖”的舞台已孵化上百部青年作曲家的优秀新作,涵盖室内歌剧、管弦乐、室内乐等门类。浙江音乐学院各教学单位深度参与音乐节的统筹、创作、演出等环节,作曲与指挥系师生作品同台上演,钢琴系师生共同参与《11000根弦》的演出,舞蹈学院师生共同创演“浙音现代舞专场”节目。
因为一个节,爱上一座城。“随着灯光变暗,幕布落下,标准音乐厅化身为电影院,只留演奏人员头顶的一束照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也一改往日正襟危坐之势,表情放松,时而忍俊不禁。”一位观众说。本届杭州现代音乐节历时5天,各类讲座、音乐会活动都可免票入场观演,让杭州市民在结束一天的繁忙工作后,能沉浸式享受文艺时光。(本报记者 周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