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这里聚焦“影视+”“音乐+”发展新模式!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更新时间:2025-11-18 12:45 浏览量:1
从央视镜头下的山海对话,到万人空巷的明星演唱会;从热门剧集的取景地,到国家级认证的音乐雅集,烟台黄渤海新区正迎来一场深刻的文化蜕变。
这里不仅是央视《城市风华录》等高端节目青睐的取景框,也是《西虹市首富》等热门影视作品的诞生地。丰富的场景资源吸引了众多“国字号”团队前来取景,本土影视公司加速成长,从内容制作到网络直播的产业链条日益坚实,一座“影视之城”的梦想正在这里寻找落地的支点。
刘若英、任贤齐的万人演唱会引爆跨城观演热潮,线上话题播放量屡破数千万,时光塔音乐雅集以其专业品质荣获国家级品牌案例,从殿堂级的演唱会到接地气的“村歌大赛”,音乐在这里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流量,也沉淀为温暖城市的深厚人文底蕴。
以影视为经,以音乐为纬,黄渤海新区正通过影视与音乐之城的建设,重塑着城市文化内涵,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软支撑”。
山海为幕,锻造光影产业新地标
这几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大型季播节目《城市风华录》摄制组走进黄渤海新区万米金沙滩。央视主持人龙洋、孟湛东,烟台籍演员刘敏涛,著名可持续发展专家、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在海光山色间展开了一场关于城市、生态与人文的深度对话,“深呼吸”雕塑、时光塔等再次成为重要录制点。
就在今年3月,《当星光坠入花海》也在时光塔取景拍摄,塔内拥有5000余册书籍的空中图书馆和180°海景落地窗,成为剧组拍摄的理想场景,也是剧中的“重头戏”。
光与影的交错中,折射出黄渤海新区与影视的深度连接,也彰显了新区打造“影视之城”的努力与底气。
事实上,黄渤海新区拥有丰富的取景资源,这里有各式网红景点、科技园区、人文景观,可覆盖现代都市、浪漫爱情、硬核科幻等多种影视题材的拍摄需求。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张裕卡斯特酒庄入选省级微短剧拍摄取景地,张裕国际葡萄酒城获评首批烟台市影视拍摄取景地,前来金沙滩海滨、张裕柳林河谷等地考察拍摄的“国字号”导演团队、知名剧组络绎不绝,新区取景地资源的专业价值获得权威认可。
一系列影视活动及多部电影短剧的拍摄就是最好佐证:这里先后举办了“中国电影导演之夜”等影视相关活动,央视网络春晚、央视综艺节目《一馔千年》《你好生活》、山东春晚等节目在这里录制,《西虹市首富》《洋女婿的中国年》等多部电影、短剧在这里取景拍摄,新区在影视领域不断破圈出彩。
不只在取景拍摄环节持续“破圈”,在电影产业链下游的放映环节,新区同样在不停探索。“我们积极创新‘影院+’融合发展模式,将4K超高清直播信号引进影院院线,用体育赛事、活动直播等推动跨界内容供给、吸引差异化客群。”烟台黄渤海新区工委宣传群团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持续发动各影院与商业综合体及周边娱乐、餐饮等商户联动,推出观影优惠活动,点燃群众观影热情。
光影为媒,山海为幕。黄渤海新区正以其独特的资源禀赋与坚定的产业决心,将一个个银幕梦想变为现实。随着更多剧组的入驻、更多作品的诞生、更多产业链企业的汇聚,一座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影视之城”必将在这片热土上加速崛起。
雅俗共赏,激活城市文化新流量
在音乐的海洋中,黄渤海新区正在掀起一阵旋风。
11月1日至2日,任贤齐《齐迹2025巡回演唱会》烟台站在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激情唱响。这场演唱会不仅引爆了跨城观演热潮,更在抖音等平台创造了播放量近4000万次的话题热度。
4月,刘若英2025[飞行日]巡回演唱会烟台站同样在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开唱,吸引了数万名歌迷奔赴新区,抖音#刘若英烟台演唱会#话题播放量近2000万次。此外,《爱·永恒》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音乐会等重量级演艺活动也在这里举行。
随着一场场演唱会的接连举办,黄渤海新区正成为全国歌迷的聚焦点。“今年以来,以音乐为媒,新区累计吸引了5万人次观演,其中六成观众来自市外,展示了新区在文化旅游方面的巨大潜力,也让这里成为音乐爱好者的天堂。”烟台黄渤海新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既有高水平的演唱会,也有接地气的公共文化服务。
从4月开始,黄渤海新区利用时光塔成功举办了12期主题音乐雅集,涵盖古典音乐、爵士音乐、民族音乐、现代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线上传播触达百万余人次。活动还创新推出了“行走的美育课堂”模式,每场演出都设置音乐导赏、艺术家互动等环节,将专业演出转化为“可听、可看、可学”的美育体验,有效提升了观众的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
在11月7日至8日举行的2025群众文化品牌发展大会上,“烟台时光塔音乐雅集”成功入选“2025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创新案例”,这也是该项目继获评“第二批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后,再次获得国家级权威认可。
此外,海上“声”明月——2025烟台黄渤海新区“箜篌行天下”音乐会,通过非遗箜篌发展与传承讲座、名家箜篌雅集、箜篌音乐会等3场活动,奏响箜篌艺术的动人篇章,有效提升了新区非遗文化的群众认知度和社会影响力;“爱韵华音”戏剧影视艺术节连续举办大型英文音乐剧《绿野仙踪》、“国际日”等多场活动,吸引了大量学生、家长和市民热情参与;还有持续10天的“百团汇演”公益文化惠民演出、“品重烟台·村歌嘹亮”2025年烟台黄渤海新区村歌大赛等活动相继举行,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音乐创作也有新突破。今年,由黄渤海新区文化服务中心于珊珊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乡村振兴主题歌曲《山后初家的灯》正式发布,并在“村歌嘹亮”2025山东省新时代乡村歌曲创作征集展演中获得“优秀作品奖”。
无论是与万人同场欢呼的激情,还是在时光塔中静静聆听的沉醉,音乐都已深深嵌入这片新区的肌理。用旋律连接你我,用节奏定义活力,这里正在成为人人可享、充满温度的“音乐海洋”。
双轮驱动,打造区域文化新高地
当推动文旅融合成为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时,黄渤海新区也在以更加宏阔的视野和更加务实的举措,一体推进“影视之城”与“音乐之城”的建设,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品牌,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文化动能。
聚焦“影视+”,黄渤海新区将依托影视IP与在地文化联动,积极探索“以剧走红,成为网红,走向长红”的产业路径,实现从“取景地”到“目的地”、再到“聚集地”的质变。
在政策保障上,完善影视产业扶持政策,释放精准红利,吸引头部影视企业、知名工作室落户。优化内容生产,鼓励支持本土影视机构与人才,深度挖掘本土特色,创作一批彰显新区气质、传递时代精神的影视精品,积极参与网络微短剧等新兴内容赛道竞争。创新服务保障,建立健全影视拍摄协调与服务机制,培育专业化、社会化的“一站式”协拍服务平台,吸引更多优质剧组来区拍摄。推动深度融合,持续深化“影视+文旅”模式,开发影视主题旅游线路和产品,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以演艺为纽带推动多业态跨界融合,围绕“演艺+”,构建多元共生的音乐生态。
完善空间布局,在持续发挥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等大型场馆引领作用的同时,规划布局更具专业水准的中小型Livehouse、音乐剧场等特色演艺空间。厚植产业生态,主动对接国内顶尖演出机构和平台,力争引进更多风格多元、受众广泛的优质项目。“明年至少有3场大型演唱会将在新区举行,经典剧目全国巡演活动也正在洽谈中。”黄渤海新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创新“票根经济”模式,推动演唱会票根与区内餐饮、酒店、商圈等深度联动,将观演人流有效转化为持续的消费流,实现演艺活动经济效益最大化。
影视与音乐并非孤立的两个个体,通过“影视之城”与“音乐之城”的双轮驱动,黄渤海新区不仅是在打造两张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更是在精心培育一种充满活力、开放包容、近悦远来的城市文化气质。一座既有国际范儿又具烟火气、既能吸引世界目光又能温暖市民心灵的“文化之城”,正在黄渤海之滨蓄势崛起。
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通讯员 赛家豪 赵韬
责编:张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