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山音乐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从9岁到69岁,2025上海市民文化节数字音乐大赛结出累累硕果

更新时间:2025-11-18 13:45  浏览量:1

以声波模拟物质世界的跃迁状态,描绘了科学邂逅艺术创造的交融之美。日前,电子音乐获奖作品《声子跃迁》空降虹口滨港商业中心,拉开了“未来有数”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数字音乐大赛颁奖展演的帷幕。同期举行的主题展览通过“序言、声生不息、声而不同、音境漫游、乐聚于此”五大展区,将赛事成果与互动体验深度融合。

本次大赛以数字音乐为载体,共计收到来自中外的1489份参赛作品,通过原创类数字音乐作品、非原创类数字音乐作品、AI类作品和多媒体音乐作品四个赛道进行比拼。00后参赛踊跃,占比将近40%,年纪最小的参赛者仅9岁,最年长的参赛者69岁。

所有参赛作品中,国风电子音乐给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获奖作品《竹漪流韵》以竹笛、二胡、琵琶与中国传统打击乐为主奏乐器,结合电子音乐与原声乐器,取材自上海青浦地区非遗“田山歌《春播》”,以传统农具“筒车”为叙事核心,构建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江南田园图景。

参赛作品中,国风电子音乐给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主办方供图

作者陈思翰是上海音乐学院三年级学生,广东潮汕人,来到上海求学后,对江南文化特别感兴趣,尤其是民乐,于是特地去青浦采风,用青浦民歌作为自己的创作元素进行创作,还收集了大自然的风声、水声和鸟声融入乐曲中,将民族旋律与现代电子节奏融为一体,使音乐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听感。评委们认为,他的作品体现了青年人对地域文化的再创造,展示了在新技术语境下,非遗音乐“活起来”的可能性与当代表达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还吸引了不少海外音乐人投稿。比如来自加拿大的华人音乐人边敬棠是温哥华中国高校校友合唱团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以多年海外生活的文化体悟与艺术积累,创作了饱含乡情与时代情怀的合唱作品《和声里的故土与远方》。歌词描绘了海外游子在新大陆生活的点滴记忆,整首作品堪称海外华侨对祖国与家乡的深情告白,传递出跨越海洋的文化共情与民族认同。

展览现场的多媒体数字装置也让不少市民驻足。尤其是奉贤区徐笛箫带来的交互式乐器“沙漏Ⅲ:震音”,作品造型通过3D打印和arduino机械装置设计,造型自上而下分别为鼎、罄、卦等周秦青铜器元素,声音也是以C宫为调性,通过现代科技方式展现传统音乐之美。观众可以通过顶部与左手距离调整五声调式的音级,通过AI生成音级内四个声部的旋律,从而形成旋律走向。右手还可以通过甩动力度触发不同音高和力度的编钟声,令人耳目一新。

头图为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数字音乐大赛颁奖展演。主办方供图

场馆介绍
中山公园音乐堂座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中华路4号
乘1、4、5、10、22、37、52、726、728、802路等天安门西站下车或地铁1号线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