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山音乐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晋中信院4′33音乐厅:让声音成为主角,培养出最敢想的大学生!

更新时间:2025-11-18 15:35  浏览量:1

4′33″音乐厅?

当你走到晋中信息学院博学楼一楼,在音乐厅门口看到这块名牌时,你会想到什么?

一首钢琴曲、一支音乐MV、一场音乐会的高潮、一个演员的高光时刻……

当然,这些瞬间每天都正在这间音乐厅上演。除此之外,你可能不知道的是,4′33"音乐厅得名于约翰·凯奇的《4分33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凯奇是美国先锋派音乐领军者、偶然音乐代表,其创作极具实验性。《4分33秒》以4分33秒的静坐让环境音成为“音乐”,颠覆传统音乐定义,诠释“一切声音皆为音乐”,是20世纪先锋艺术的标志,彰显创新探索与包容的艺术哲学。

2025年9月,由博学楼2号放映厅升级改造而成的4′33″音乐厅正式亮相。它以先锋的姿态,呼应着约翰·凯奇“一切声音皆为艺术”的创新理念,学校也把包容个性、大胆探索的精神,深深融入了这座阶梯式音乐厅的空间内核。厅内专业的声学环境与顶尖音响设备,捕捉每一个音符的细节共鸣,配置直接拉满专业水准,搭配氛围感拉满的舞台灯光系统与质感十足的三角钢琴,160余人的精致空间既保证了视听沉浸感,又留存了观众与演员近距离互动的温度。这里是毫无边界的艺术沃土,无论古典与先锋、独奏与合唱、原创与改编,只要敢打破常规、勇于探索未知,所有形态的艺术创作都能在此找到绽放的舞台。

此外,同一时间落地建成的见山剧场(黑匣子剧场)是蕴含戏剧哲思的黑匣子空间,命名灵感源自“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仍是山”的三重境界,旨在探索戏剧本真。黑匣子剧场,是实验性戏剧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剧场形式,其名称源于剧场内部全封闭的黑色箱型空间结构。剧场采用六面体封闭式建筑结构,场地内壁统一采用吸光黑色材质,通过灯光系统实现无边界视觉体验。场内可同时容纳150人,演员与观众近距离互动,在黑暗中剥离繁杂、解构重塑,让舞台与生命同频共振。作为校园戏剧新阵地,黑匣子剧场玩法多样,通过“导师+空间”扶持,让学生全程参与从创作到演出的完整流程,提升实战能力,“招募-孵化-展演-推广”的运营模式实现良性循环,既服务当下创作需求,也为校园戏剧长期发展储备资源。

为深化“实践育人、美育浸润”教育理念,加码校园艺术阵地建设,学校艺术教育中心联动联动音乐剧产业学院及大学生艺术团,以4′33″音乐厅、黑匣子剧场为依托,正式解锁“元声计划”“原力计划”双buff!

其中,“元声计划”以4′33"音乐厅为载体,“元声”寓意大学生音乐创作的本源之声、艺术表达的纯粹音韵与青年群体的创新活力。以“原创发声、实践赋能、美育共融”为核心理念,突破传统音乐表演的形制限制,聚焦原创音乐实践,旨在发掘音乐新生力量,培育校园音乐文化,让音乐成为大学生表达情感、联结社会的重要媒介。

“原力计划”扎根黑匣子剧场,“原力”象征大学生戏剧创作的原生动力、艺术表达的本真张力与青年群体的创新活力。以“原创赋能、实践育人、全民共享”为核心理念,依托黑匣子剧场“空间灵活、观演亲近”的核心优势,打破传统舞台的边界限制,聚焦原创戏剧实践,旨在挖掘戏剧新生力量,培育校园戏剧生态,让戏剧成为大学生探索自我、观照社会的重要载体。

11月以来,4′33″音乐厅正式投入使用,面向全校师生开展高频次、多元化的艺术活动。固定演出机制亮点纷呈,每周轮换上演“室内乐之夜”与“声动舞台”,前者聚焦弦乐四重奏、钢琴重奏等器乐表演,后者主打多声部合唱、阿卡贝拉等青春演绎,经典与活力碰撞出别样火花。最近,随着“中西对话”室内乐音乐会、“花儿绽放计划”第十二期的精彩上演,4′33″音乐厅已经成为学校师生沉浸式感受艺术魅力的常态化场所,下周,“冬日琴语”室内乐音乐会、“花儿绽放计划”第十三期也将如期而至,等待着每一位喜爱音乐、热爱艺术的同学体验一场私人定制的小型音乐会。

同样,音乐剧产业学院和大学生艺术团的同学们,也开启了新的挑战。在黑匣子剧场上演音乐剧是什么体验?没有华丽布景的遮挡,演员的每一个眼神波动、每一次肢体起伏都被观众近距离捕捉;没有固定的观演界限,观众仿佛“走进”剧情里,和角色一起感受情绪的起伏,这正是黑匣子剧场“剥离繁杂、聚焦本真”的独特魅力。艺术教育中心的张子一、侯宇鑫、范志远三位老师,不仅带来了自己反复打磨的原创剧本,更把课堂搬到了剧场。从台词的语气轻重,到歌曲的情感递进,再到舞台走位的默契配合,手把手帮同学们抠细节、改动作,让剧本里的文字慢慢变成“有温度的故事”。同学们也全程投入,白天跟着老师排练,晚上主动琢磨角色,有的负责道具制作,有的帮忙调试灯光,在“演”与“创”的过程中慢慢突破自我。最终,一场场充满青春气息的原创音乐剧在这里上演,台下的掌声、欢呼声和散场后“还想再看一遍”的感叹,成了对他们挑战成果最实在的肯定。

晋中信息学院的校园里,藏着多处滋养心灵的艺术天地。从3号放映厅焕新升级的见山剧场(黑匣子剧场)、4′33″音乐厅,到Live house、Ning house、室内排练厅、乌马河剧院、乌马河露天剧场,每一处都承载着学校对艺术教育的深耕与坚守,成为艺术与生活的温暖交汇点。

4′33″音乐厅主打纯粹的艺术体验,以原创、高频次、多元化活动成为学校美育新引擎。而Live house的摇滚律动、Ning house的复古青春、乌马河剧院的专业剧场沉浸体验、露天剧场的青春自由各具特色。走进校园,同学们可以随意走进这些空间,感受Live house的节奏和呐喊,沉浸在音乐剧的悲欢故事里,在露天剧场邂逅一场星光下的演出,聆听旋律流淌。学校用多元场地搭建起亲近艺术的桥梁,让艺术成为每一位同学可触可感的日常。学习之余,不妨放下忙碌,在旋律中放松、剧情中共情、创作中成长,让艺术浸润青春时光。

4′33″音乐厅、见山剧场(黑匣子剧场)的落成,是学校深耕美育育人的又一次创新实践。以音乐和戏剧为桥梁,这些充满自由气息的艺术空间,打破了课堂与美育的边界,让艺术浸润成为校园生活的日常。学校始终践行“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将美育深度融入“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全过程。从构建“艺术场馆+师生团队+理论课程+品牌活动+实践项目”的“五位并举”美育体系,到把美育实践纳入毕业必修学分;从邀请专业教师、艺术家指导创作,到打造摇滚音乐节、戏剧节等品牌活动,再到鼓励学生带着作品走进社区、乡村传递艺术力量。这份对美育的坚守,让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特长”,而是滋养心灵、激发潜能、连接社会的核心力量,它引导每一位同学在旋律与剧情中感知美、创造美,成长为自信阳光、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让美育之花在校园各处绚烂绽放,照亮学子的青春之路与未来征程。

往 期 精 彩

Past is wonderful

850㎡全新空间!晋中信院博学楼1F「青春据点」正式亮相

双计划启幕 | 晋中信息学院两大艺术阵地深耕原创实践, 构建校园艺术生态新图景

让评论“动”起来!晋中信院“三晋·光影杯”展映掀起视频影评新浪潮

至臻初心·点亮信院

场馆介绍
中山公园音乐堂座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中华路4号
乘1、4、5、10、22、37、52、726、728、802路等天安门西站下车或地铁1号线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