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携手拨 “心” 雾:多学科照亮儿童心理诊疗路
更新时间:2025-11-18 17:57 浏览量:1
2025至2027年是“儿科与精神卫生服务年”,为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儿童就医体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精神心理科积极推动多学科联合查房模式的创新实践,并与分层级疑难病例讨论机制深度融合,致力于为病情复杂的患儿提供一体化、精准化的诊疗方案,以实际行动推动“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愿景的实现。
现代医学分科日益精细,在提升专业深度的同时,也带来了诊疗碎片化的挑战。尤其在精神心理科疑难病例中,症状往往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个系统。为此,精神心理科打破学科壁垒,开展跨学科会诊,参与全院疑难病例讨论。通过跨学科的思维碰撞与专业融合,不同科室的医生能够共同研判病情,制定更为全面、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儿无需辗转多个科室,即可在统一平台获得综合性诊疗服务,显著提升了诊疗效率与质量。
在跨学科合作的基础上,精神心理科进一步建立了“纵向”分层的疑难病例解决方案体系。通过开展疑难病例大查房和组织多专家会诊等措施,这种“纵横结合”的诊疗体系确保了每位疑难患儿都能得到最恰当的医疗资源,全面覆盖诊疗盲区,是实现“身心同治”理念的关键实践。
在精神科与神经内科的疑难病例讨论中,医生们凭借专业观察,深入解析患儿癫痫发作与精神行为异常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团体治疗室,精神科与内分泌科专家联合开展1型糖尿病患儿的团体心理治疗,借助团体动力帮助患儿应对疾病带来的身心双重压力。
在专业培训中,精神科医生与音乐治疗师共同探索非言语干预在儿童情绪障碍中的应用,提升识别与理解儿童非言语信息的能力。
在学术交流中,精神科医生与儿童心理治疗师共同研讨儿童行为观察及家庭干预方案,为患儿提供全方位支持。
未来,精神心理科将持续推进多层次、多维度的发展路径,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引进、学科交叉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同时,科室将构建更加完善的多学科协作体系,为患儿提供更高质量、更具温度的精神卫生服务。以多学科协作为契机,逐步将“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愿景转化为现实。通过持续优化诊疗模式,让每一份专业的关怀在临床实践中生根发芽,切实为患儿带来更多福祉。
文、摄 | 精神心理科
编辑 | 宣传中心 郝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