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伟和刘和刚究竟谁更厉害
更新时间:2025-11-20 00:56 浏览量:1
“青歌赛最高分”刷屏,可100.13分的刘和刚还是打不过20年前那个High降E的王宏伟?我把两人履历翻了个底儿掉,发现胜负早就不在台上。
2000年,王宏伟从伊犁坐绿皮车到北京,比赛时连套像样的演出服都没有,一开口却把评委唱到集体起立——那嗓子是戈壁风刮出来的,野生、带沙,却硬是把《西部放歌》拔到降E,从此民族男高音有了天花板。没有京圈人脉,没塞红包,奖杯抱回新疆,军区给记二等功,这才是真·寒门逆袭。
六年后,刘和刚第四次站上青歌赛,文化课啃到半夜两点,最后拿到史无前例的100.13。我现场听过他《父亲》,副歌部分直接把我爸听哭,可那哭是歌词勾的,不是音高吓的。同一首歌,他降了调,现场稳如CD,评委给的是“综合素质”,不是“生理极限”。
往后日子更是两条线:王宏伟一路拔高,金钟奖、梅花奖拿完,军衔到大校,转身去天津音乐学院当院长,新年音乐会上亲自弹钢琴给学生伴奏,老头一个,头发白了,手还在抖,却能把“院长”穿成“老师”。刘和刚退役先签短视频公司,直播间里千万粉丝刷火箭,顺带给《越战越勇》当评委,挣得比演出多,一套西装三件套,随时能带货。
最绝的是,两人同一个师父——孟玲老太太。老太太上课先让背《将进酒》,背不下来就拍桌子:别给我扯嗓子,先把字读明白!于是师兄成了学院派掌门,师弟成了国民流顶流,一个把民歌唱进论文,一个把民歌唱进带货榜。
所以别再问谁更牛。想听极限,去找王宏伟,听完你嗓子会疼;想哭鼻子,去找刘和刚,听完会给老爸打电话。一个把高音写进教科书,一个把高音写进购物车,各自占领一条时间线,这就是中国民歌最舒服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