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山音乐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世博会中国馆设计者何镜堂: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更新时间:2025-11-20 07:07  浏览量:1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s3arjkHv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s3cg0wBT

11月19日下午,“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第五期“建筑视角下的地域·文化·时代”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举办,8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重返这座由他设计的地标建筑。讲座开始前,何镜堂不禁感慨“回家了”。以上海美术馆为引,何镜堂拆解了建筑与地域、文化、时代的深层羁绊,并表示,“建筑是科学的艺术,也是艺术的科学。”

“两观三性”——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这是何镜堂毕生的建筑心得。“所有建筑都要接地气。”何镜堂用最朴实的语言诠释建筑的地域性。“在岭南,建筑要解决遮阳、隔热、通风问题;到了北方,重点变成防寒和日照。”他解释,“北京四合院院子宽敞,供人晒太阳聊天;广东院子小巧,主要为了通风散热。”一方水土的地域特质,更藏在人文肌理中。当地的历史遗存、民俗风情,都成为建筑的设计“养分”。何镜堂强调,“哪怕是功能相同的建筑,因为地域文化差异,处理方式也可能截然不同。”在何镜堂看来,建筑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生命,当地的气候、地形、历史文化共同塑造了建筑的灵魂。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s3eChPmY“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第五期。阮佳雯 摄

“好建筑能引发精神共鸣。建筑的最高境界,就是体现文化。”在何镜堂看来,那些留存千年的经典建筑,无一不是文化的载体。但文化并非简单的符号堆砌,何镜堂直言,“我不喜欢搞奇奇怪怪、没有依据的建筑。”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s3fj0pmn

“建筑是刻在石头上的史诗,是凝固的音乐。建筑师不仅要造好用好看的建筑,更要直面社会需求,以建筑记录国家与时代。”以世博会中国馆(今上海美术馆)为例,何镜堂表示,这座建筑已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记忆。此外,澳门大学建筑群,是“一国两制”的生动实践;钱学森图书馆,则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致敬;雄安新区与海南自贸岛的蓝图,擘画着国家发展的未来。每一座建筑,都如同一枚时代的印章。正如何镜堂所说,“一百年后,大家都不在了,但建筑还在诉说当年的故事。”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s3h8QqqE“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第五期。阮佳雯 摄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s3irSN4k“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第五期。阮佳雯 摄

未来的城市发展,建筑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在何镜堂看来,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面临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提质”的转型,“在此背景下,城市建设应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文为底色、以生态为根基。”首先,生态为“底”,生态不再是发展的约束,而是城市的宝贵底色,要在保护与发展中拿捏好尺度,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其次,城市发展要从“房子建起来”向“空间活起来”转型,注入优质的文化内容与运营服务,进一步培育创新生态,激发空间的生命力。何镜堂强调,“更值得关注的是社会与文化价值的复兴,对未来的存量市场,要下‘绣花功夫’进行‘微改造’和‘微更新’。”

栏目主编:施晨露

场馆介绍
中山公园音乐堂座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中华路4号
乘1、4、5、10、22、37、52、726、728、802路等天安门西站下车或地铁1号线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