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山音乐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高阶R2R的音乐性呈现——聊聊歌诗德R30旗舰解码器

更新时间:2025-11-21 06:25  浏览量:1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h1PD2nCq

歌诗德家族的独立解码器产品一直以来都喜欢用不同的解码架构来区分产品形态,比如“26系”的解码器就分了基于双4499EX架构的A26、R2R架构的R26、以及双9039Pro架构的X26,其中A26和X26的价格相仿,而成本更高、更追求乐感表现的R26则稍高一档。歌诗德于去年推出了标准430mm尺寸的全新旗舰解码器X30,脱离了“桌面级”的尺寸,也算是对传统两声道领域的一次探索,它使用了四片9039Pro芯片,有着高达120dB的整机信纳比与超过130dB的动态范围,同时也搭载了与塞尔之声合作的网桥系统,本质上也是一台高品质的流媒体网络播放器,可以通过网页的方式来高效地进行网播相关的设置。在不大改机身设计、变压器、电源滤波、数字界面、网桥等部分的前提下,歌诗德在次年的相近时间段拿出了R30这台作品,其中核心变化还是围绕解码器硬件的部分,除了从Delta Sigma转变为R2R以外,数字滤波器、时钟等部分也均有变化。看过我以往台机、大耳相关文章的朋友们应该知道X30最近一年一直都是我最主力的解码设备,除了优秀的性能与素质以外,百搭的声底、有能量又不失细腻的音色也是我经常力荐它的原因。R30这台设备,我个人认为它在素质上与X30基本还是一个“平行旗舰”的关系,但风格呈现与审美倾向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在细细把玩R30以后,我也决定把主力机从X30更换为R30。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h1ehB9r9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h1hNkduY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h1kcZC9v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h1nSF5M6

因为机身的设计语言、尺寸、物理接口、以及除了DA相关的硬件外,X30与R30有太多共性的地方,所以这里还是先提炼一下R30那些“不变”的地方。另外,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你也不见的就一定会喜欢R30的风格,二者也不是谁能替代谁的关系,所以如果歌诗德的“30”系列在价位、功能方面符合你的需求,这篇文章也给纠结X30和R30如何选择的用户一个参照。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h1qHIueM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h1t4FQfC

作为标准430尺寸的机身来说,R30的背面接口是非常丰富的,布局方面也更有传统两声道设备的风格,比如RCA与XLR的左右布局是在背面接口的两侧、而不是集中在一个区域。数字输入部分是属于你用的上的、用不上的,能配的全给配上了,AES、同轴、光纤、外置时钟BNC口、2个I2S、LAN、Ttigger in/out,USB口配了俩,B口用于USB输入、C口用于固件升级。R30也继续沿用了豪华的电源用料,2个定制环牛给数字与模拟部分分离供电,并且内置的保险丝也是歌诗德的特挑版本。而对于有源音箱用户来说,R30的全模拟R2R电阻阵列架构音量调节可以带来无损的前级功能,并非会损失动态的那种通过DAC电平衰减来调节音量的方式,前者是正儿八经的前级、而后者仅仅是属于“前级功能”。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h1vldmu6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h2iCuRcx

(上图为某个展会版本的R30工程机)

有一个部分是我个人觉得比较遗憾的,那就是R30最终舍弃了某个工程机版本的流线型外观设计,据说是用户群内部投票决定的,但我个人很喜欢这个版本的设计,还做了独立的音量调节滚轮。正式版R30在外观上与X30的唯一区别就在于中间的开机键下方的弧线,X30是棱角分明的、而R30则是一个弧线,其实也算是给声音风格的区别埋了一个小彩蛋。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h2kvpDxR

说到R30和X30最核心的差异——解码,这里我们分时钟、解码、滤波器三个部分来讲一下二者的区别。时钟部分,X30本身就已经用上了价值不菲的OCXO恒温时钟,而R30这里则使用了另一个版本的,黄工和我说二者是属于同档次的东西,他应该是出于声音匹配性的考量做了更换。从原理上来说,SC -CUT OCXO在温度稳定性与相位噪声上有着非常优秀的性能表现,而且它有一个特性与R2R很匹配,那就是它也需要一定的热机时间。解码的部分,从我看到它实现了超过123dB的动态范围时,我就知道歌诗德这次下狠料了——自主设计的27Bit架构分立R2R模块,能够实现真实的1Bit DSD解码,在Direct DSD模式下,DSD信号直接送入1Bit开关阵列解码电路,能够做到全程规避PCM转换,保留完整的原始脉冲调制的动态与细节。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R2R解码,我这里简单翻译一下,R2R一般并不是通过Delta-Sigma芯片的方式来实现数模转换,它采用精密电阻网络直接将信号的二进制编码“翻译”成对应的电压大小,过程比较纯粹且原始,没有复杂的超采样与数字滤波环节,但难点在于对电阻的匹配精度要求极高、成本也相对高昂,而且很难做出比较漂亮的高性能参数;比起原理上更简单直接的的R2R,大家常见的类似X30上所使用的9039Pro芯片,有时候也会被比喻成是一个“重构师”,它很依赖高过采样率和数字滤波算法,再量化噪声推到人耳能听到的频率以外滤除,它对算法和时钟的“时基误差(Jitter)”更敏感,处理不当的话也可能会带来偏负面数码味的听感,但往往它拥有比较高的基础素质、尤其是现在很多低功耗成品芯片已经能够轻松做到130dB的动态范围,但这个数字却对R2R来说却难于登天。烧友们往往都会评价R2R的解码声音更为的宽松自然、真实感强,用烹饪来类比的话,如果说R2R属于偏“原汁原味”的做法,那么Delta-Sigma则有点像是“分子料理”。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h2nbVGKR

歌诗德给R30搭载了新一代的数字滤波技术,基于高性能运算架构与多阶自适应算法来对数字音频信号进行智能升频处理与精确噪声整形,它可以有效消除数模转换过程中的带内混叠失真,所以虽然很多时候用户会觉得R2R结构是一种味道向、乃至HuFi向的结构,但R30通过这个技术进一步做到了更强的解析力与动态范围,与X30相比,它在能量感的表现上都对X30实现了反超,所以为什么R30能卖的更贵?当然不止是R2R的成本高,它不仅素质上不弱于X30,也在韵味层面呈现出了更多歌诗德的审美理解。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h2qjwiCo

我当时在展会上试听R30的时候,我说过一个当时的主观第一印象,那就是我觉得它有点“法国声”的影子,尤其是让我联想起了TotalDAC家的解码器,甚至在搭配表现、以及在耳机系统与无源音箱系统上的优缺点都有些相似。最终让我决定留下R30做主力的原因其实是基于它搭配我音箱系统的声音——我的箱子是比较典型的现代型英国声,来自贵涵的LS35 45TH版本,这是一个高素质走向、线条清晰分明且音色较为干净清透的箱子,在搭配X30的时候会呈现出一种完美契合它声音“原貌”的那种中性、冷静、安定感,但我在换上R30以后,对黄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R30和我的箱子太契合了”,它的声音能够给LS35 45TH赋予更为温暖与松弛的音色,密度高而不死板、乐感流畅轻盈,人声部分会稍稍突出一些气口的部分、更为绵密,虽然它并没有牺牲瞬态与解析力,但就是会让听感有着一种适度且良性的“粘滞感”,这个与我当年玩TotalDAC D1-Core时候的感受是非常相似的,声场宽大、结像有厚度、纵深也非常自然,而我同期搭配过的dCS 巴托克、HIBIKI SDS则是偏素质一些的声音,结像的框架更为的“骨感”,如果是从古典回放的角度来讲,这些解码器各有各的好,但是在人声的适配性上显然R30与英国箱有着更好的搭配相性。


倒并不是说R30与英国箱的搭配纯以“韵味”取胜,其实才子老师也在他的评测里说了,R30的古典表现是他听过的国产解码里T0级别的表现,尤其是瓦格纳的音乐剧、或者类似编制规模的管弦乐,很多人会以为R2R架构的解码在复杂场景下会失去层次、不具备足够的“控场能力”,其实与之相反的是,这不仅不是R30的短板,反而是它擅长的地方。R30在回放古典曲目时,它声场宽大、而且足够醇厚丰满的结像也会让器乐的表现更有“血肉感”,你会感受到比X30更优秀的实体感刻画能力,而且不同的器乐元素之间有着自然的混响黏连、但又不显得脏和浑浊,这就是高阶的R2R器材该有的声音,它不是素质不够突出、而是能够让你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音乐性的表达上,尤其是在传统两声道系统的表现里,R30会是一个我更推荐的型号。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h2tbjuaF

而在耳机系统中,R30倒是呈现出了一个与TotalDAC家类似的特性,那就是横向声场虽然在“规模”上并没有物理性质地缩小,但因为人声更前凸、器乐的结像也更厚实,所以在听感呈现方面,R30在耳机系统里的声场是属于“饱满填充型”,而X30则会显得更有分离度、结像更精致,虽然二者在纯听器乐时候的声场差距并不大、乃至R30的纵深还会更好,但是在人声曲目里,R30会把中频拉的更近、人声的口型更丰满,这个特性对不同的用户来说可能会出现褒贬不一的看法,但如果说你也喜欢听那种非常突出Vocal的录音曲目、以及想要更多的兼顾人声与古典的平衡,那R30可能不如X30那么中性、会往突出人声的那个部分迈出去两步,或者说你在把R30作为耳机系统的解码器时,尽量避开一些本身中频也比较前凸的耳机型号。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h2wNB3ho

此外,比起X30,我发现R30对线材的敏感度更高一些,包括电源线、信号线、乃至是数字线材,以电源线为例,在我来回切换晶彩的Reference Diamond与范登豪的小主流这两根风格差异极大的线材时,R30会呈现更大的反差感,尤其是像晶彩那种会收束中频线条、带来更华丽中高频表现的取向,R30来的更强烈,反之X30则反馈的没有那么突出。不过这里还是得继续夸一下歌诗德对数字界面的调教,它的不同数字输入口是不存在短板的、对线材虽然敏感,但是不同的输入口带来的“素质下限”都很高,尤其是对于不想折腾各种周边电处、净化器、以及不想购买高价USB线材的用户而言,R30与X30都是非常合格的PCHIFI伴侣。当然了,我并没有重点测试X30/R30的网播表现,在功能的复杂性层面肯定是不如那些专业数播品牌来的全面,音质层面你大可放心,很多时候即便是基于我享声PA1参考版+线圣 coffee USB线的加持,在我DLNA投送给R30的音质面前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h306BOS2

很多不关注台机领域的烧友可能不知道的是,歌诗德其实前几年是有着一定“科Hi”标签的,但如果你注意过我近两年对歌诗德家各种设备的展会报道,会发现我一直在重点夸赞他家对音乐性的呈现、包括工业设计与机身的质感也更加不那么“理工男”了,他们用了几年的时间完成了对品牌印象的重新建立、以及更加丰富的产品线拓展,当然了,作为一台R2R设备,R30的性能参数也依然是非常优秀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烧友都对国产旗舰解码器都抱着一个较为消极的态度,觉得好像越高级的器材越应该考虑进口、国产的徒有堆料与庸俗的调音,但如今,更高阶的我不敢保证,至少在一两万元的价位上,R30一定是有着与贵出其数倍的价格进口老牌大厂去媲美“审美”的能力的,包括它也可以打破很多人对R2R解码架构的刻板印象,它既拥有一个素质基底足够强大的底子,又是一台足够好听的解码器。


场馆介绍
中山公园音乐堂座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中华路4号
乘1、4、5、10、22、37、52、726、728、802路等天安门西站下车或地铁1号线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