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乐为媒传薪火 美育思政育新人——泸州市2025年音乐学科革命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研讨活动纪实
更新时间:2025-11-21 22:38 浏览量:1
2025年11月17日,泸州市音乐学科迎来了一场以“革命传统文化与音乐教育深度融合”为核心的教研盛会。各区县、市直属共8个分会场同步联动,线上线下千余名教师齐聚云端,通过专家讲座、交流分享与深度研讨,共同探索美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路径。
本次活动以“以乐为媒传薪火 美育思政育新人”为主题,聚焦红色文化在音乐课堂的创新性传承。西师版音乐新教材主编、西南大学教授庄钟春晓在《革命文化单元教学的实践路径》讲座中提出,革命文化音乐大单元教学是从“教音乐”到“用音乐育人”的范式转变;她强调,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可将教材中的经典作品转化为“可感、可知、可参与”的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演唱、演绎中厚植家国情怀。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小学音乐教研员、特级教师杜宏斌围绕新课标解读,强调“素养立意、学生立场”的单元教学重构,建议教师通过内容整合与“教—学—评”一致性设计,提升课堂育人实效。分享交流中,江阳区力行路学校副校长杨青分享“温度美育”经验:以“器乐进课堂”推动学生从“听观”到“实操”深度参与,构建“家校美育共同体”延伸艺术教育至家庭。泸县九中艺术处主任熊一江“三维赋能”实践路径表明,农村中学通过清晰路径与得当方法,可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实现体教融合提速发展。在区域交流环节,各区县教师代表达成共识:将以“红色旋律”为载体,推动革命文化教育常态化。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音乐教研员祝云总结时指出,要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将红色音乐资源系统融入教学设计,注重情感共鸣与价值引领的双重构建,在真实情境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与精神境界。同时,强化教师队伍的专业赋能,推动教研创新与课堂改革同频共振,让革命文化在新时代校园焕发持久生命力。
此次活动通过理论引领与实践探索,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注入思政内涵,标志着泸州市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持久精神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