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音乐学院为什么选择王宏伟做院长?做得合格吗?
更新时间:2025-11-26 01:36 浏览量:1
王宏伟当院长这事儿,天津音乐学院是不是走了一步险棋?
好多人心里直犯嘀咕。
一个唱《西部放歌》的,突然让他管一整个音乐学院,这能行吗?
以前他拿的是话筒,现在拿的是文件。
舞台上的聚光灯,跟院长办公室的台灯,那光可不一样。
有人说,这不就是搞个“名人效应”嘛,找个大明星来当招牌,好招生,好拉赞助。
这话听着有点道理。
你看现在哪个艺术院校不请几个明星老师撑场面?
雷佳、戴玉强、李心草。。。哪个不是响当当的名字。
家长们一看,哟!这学校有大腕儿,孩子送进去准没错。
但问题也跟着来了,明星老师天天外面跑演出,有时间教学生吗?
别最后学校成了明星的“秀场”,学生光学了怎么追星,没学到真本事。
这担心,不是没理由。
天津音乐学院这地方,可不是什么野鸡大学。
它的根子深着呢!跟中央音乐学院都有渊源。
这么个老牌名校,让一个歌唱家来当家,要是干不好,那丢的可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脸。
王宏伟刚上任那会儿,压力估计比他唱high C还大。
学校里那么多教授、专家,哪个不盯着他看?
学生们也在看,看这个唱高音的院长,到底有几把刷子。
“一个唱歌的,懂管理吗?懂教育吗?别把学院带偏了!”
这话,估计王宏伟自己也听过不少。
但他好像没怎么出来辩解。
他干了啥?
没天天坐在办公室里批文件,也没到处去演讲刷存在感。
他直接下到“一线”去了。
学校搞音乐会,他自个儿就上台了。
跟张喜秋一块儿,《红星照我去战斗》、《北京颂歌》。。。那嗓子一亮,全场都炸了!
底下学生一看,嘿,咱院长这功力,一点没减!
这一下,就把师生距离拉近了。
原来院长不是个官儿,是个“大师兄”。
光自己唱得好,还不够。
当院长,得让整个学校都好起来。
王宏伟开始“折腾”了。
他利用自己的人脉,请了好多业内的牛人来学校讲课、交流。
你得承认,这就是名人院长的优势。
换个普通教授去请,人家可能理都不理。
但他王宏伟一开口,面子总得给几分。
这么一来,学生们接触到的资源就不一样了。
眼界宽了,路子也野了。
他还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
教学上,他抓得很紧。
课程怎么设置,老师怎么上课,他都关心。
他自己就是从部队基层一步步爬上来的,知道什么叫“实打实”。
他以前在部队当文艺兵,大部分时间是放电影的,但他就是凭着那股子对舞台的热爱和天生的好嗓子,硬是唱出了一条路。
从新疆博尔塔拉的一个小县城,到青歌赛冠军,再到总政歌舞团,他吃的苦,比谁都清楚。
“舞台上能征服观众,靠的是实力;当院长能服众,靠的是实事。”
院长不是官,是“带头大哥”
天津音乐学院这几年的人气,确实高了不少。
新年音乐会搞得跟过年一样热闹,视频在网上一传,好多人都说“天音”活过来了。
这不是靠王宏伟一个人天天上热搜。
是他把整个学校的劲儿给带起来了。
老师们觉得有盼头,学生们觉得有奔头。
一个好的领导,不是自己多厉害,是能让跟着他的人都变厉害。
王宏伟就像那个“带头大哥”,自己往前冲,后面的人自然就跟上了。
他抖音粉丝不到十万,说明他没把心思放在当“网红”上。
他要真想搞流量,凭他的名气,分分钟几百万粉丝。
但他没那么干。
他知道,天津音乐学院的招牌,不是靠短视频点赞刷出来的,是靠一个个优秀毕业生、一台台高质量的音乐会、一篇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堆起来的。
这份清醒,很难得。
“名气是敲门砖,但进了门之后,能不能把事情办好,还得看你兜里有没有真东西。”
回过头来看,天津音乐学院这步棋,走对了。
他们选的不是一个“明星”,而是一个懂音乐、肯干事、有号召力的“实干家”。
王宏伟的院长当得合不合格?
看看天津音乐学院师生那股心气儿,答案不就在那儿了吗?
“他没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院长,而是当成了学校最大的‘服务员’。”
这事儿其实给所有搞教育的人提了个醒。
请名人来没问题,关键是请他来干嘛。
是当个吉祥物摆着看,还是让他真正地卷起袖子,带着大家一起干活?
天津音乐学院和王宏伟,给出了一个不错的答案。
你觉得呢?一个好院长,最重要的是啥?是名气,还是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