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人嗝言(一〇一八)——中西音乐差别:西方音乐拒绝留白(100)
更新时间:2025-04-11 10:13 浏览量:1
散人嗝言(一〇一八)——中西音乐差别:西方音乐拒绝留白(100)
西方音乐更擅长于或更专注于表达精神。精神是内心的执着与坚持,执着与坚持就是有方向,且是单一的方向。人的内心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这也就是说,有方向与有限的精神只能是无限内心的一小部分,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一小部分的有限是对无限的内心筛选后的结果。精神是无形的,是混沌的,而且自身内部是没有差别的,精神仅仅依靠自身是无法塑造出时间和空间的。但是精神是一种方向,方向就是内在的变化与不同,就是时间。于是,精神要想在无限之中能够坚持自身的方向,无时间的精神要想拥有时间性就必须借助外力,通过外力来实现自身的时间性,与此同时,这种外力也就完成了对无限的筛选和对筛选出的有限的约束。这里的外力首先是能够提供这种外力的外在存在,这也就是说,精神首先外化或物化,然后这种外在存在再对内心进行筛选和约束,并生成受到影响后的印记,这种印记就是精神,就是起始精神在同一方向的延续,于是精神的时间性得以实现。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认识这个问题,这也就是说精神外生的能力非常强大,而缺乏足够的内生能力,精神初次生成后就无法自我。
这种外力或外在存在可以有很多种,而音乐或声音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精神是依赖外在存在或外力的,所以精神与外力是共同成长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西方,音乐离不开精神,精神也离不开音乐。
所以说,西方音乐为了保持自身精神的一连续与致,是拒绝留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