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音乐主题沙龙在保定举办,诚邀热爱音乐的你共同参与
更新时间:2025-04-11 14:42 浏览量:3
4月9日,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音乐委员会指导,保定市音乐家协会牵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中国电影音乐研究院等国家协会组织共同协办的中国乡村音乐主题沙龙在保定举办。
中广联合会音乐委员会会长、中国电影音乐研究院院长张宏光,中国艺术研究音乐研究所副所长冯卓慧,中广联合会音乐委员会副会长李海鹰、卞留念,中国大众音协主席王佑贵,著名歌唱演员吕薇等来自多家国家级协会的30位业内专家齐聚一堂,与保定音乐人共同深度探讨有关中国乡村音乐的热点话题。
△与会专家签到
如何定义中国乡村音乐?专家们发表主旨演讲
“如何定义中国乡村音乐”“中国乡村音乐的新时代特征”“打造推广乡村音乐品牌和产业”“中国乡村音乐的赓续与新生”……中国乡村音乐主题沙龙上,与会专家围绕中国乡村音乐进行主旨演讲,抛出一个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音乐命题。
△中广联合会音乐委员会会长、中国电影音乐研究院院长张宏光讲话
什么是中国的乡村音乐呢?中央音乐学院博士、教授宝玉认为,中国乡村音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它融合了民俗文化和普世情怀,融合了民间音乐与流行乐队,消除了民间音乐与异域音乐文化的边界而成世界音乐。他认为,《诗经》“风”就是中国乡村音乐的源头,乡村音乐中民间音乐的升级版。主要关键词有六个,即民间、乡村、音乐、民族、国家、世界。
△与会专家合影
中国的乡村音乐有哪些新时代特征呢?中广联合会音乐委员会副会长卞留念在演讲中提到,新时代的中国乡村音乐,是一种生长的、开放的、进化的文化形态,它是土地的回响,是乡愁的传递,是中国故事的全新演绎。他认为,中国乡村音乐有五个方面的新时代特征,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从田间地头走向了网络平台、表达内容更加多元与现实、创作者身份多元化农民也是音乐人、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文化自信的提升,乡村音乐不再被“边缘化”,而是走向了舞台中央。
沙龙还围绕“乡村音乐的内涵是什么?”“中国乡村音乐与世界乡村音乐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开放性对话。
与会专家走访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直隶总督署等地
保定是一片浸润着音乐基因的土地,是河北梆子的发祥地之一,是《小白菜》《放风筝》等经典民歌传唱的地方,更是无数乡村音乐人扎根创作的沃土。从太行山下的夯歌,到白洋淀畔的渔谣,从老调丝弦的悠远,到新时代乡村振兴题材的原创作品;保定“乡村音乐工坊”让老艺人带徒授艺,《太行回声》等作品用现代旋律讲述乡村新故事,保定正用音乐书写着“京津冀文化走廊”的独特篇章。沙龙期间,在与会专家的见证下,保定市为大激店村、太行水镇、马兰村三个“音乐特色小镇”授牌。
△与会专家走访保定市城市展示中心
活动期间,与会专家还赴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淮军公所、西大街等保定特色文博场馆、文化街区走访采风,对保定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时代新风有了深刻的印象。
△与会专家走访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
“中国乡村音乐”作品征集活动同日启动
中国乡村音乐主题沙龙是2025第二届中国乡村音乐大会四个配套活动之一,沙龙开幕当天启动了“中国乡村音乐”作品征集活动,即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面向全国音乐人、音乐爱好者征集“中国乡村音乐”原创和AI创作作品,邀请热爱音乐的人以音符为笔,为中国的乡村音乐写一首歌。
据记者了解,2024年6月,由央视总台与保定市共同举办的“中国·保定乡村音乐大会”惊艳问世。节目分为4场特色音乐会和1场音乐盛典,张信哲、王耀庆、吕薇、凯丽、杜淳、水木年华、马赛克乐队等129位知名歌星、演员、乐队齐聚保定,2万多名学生、市民、游客现场参与。央视大屏首播累计触达观众7000万人次,全网累计斩获热搜20余个,线上覆盖受众超2亿人次。
古城绿境,音乐未央。2025第二届中国乡村音乐大会即将启动,节目计划于2025年5月至6月录制。2025第二届中国乡村音乐大会是保定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节点城市文化担当的生动实践,希冀让中国乡村音乐从保定开始生根发芽、传向世界。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