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山音乐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竹韵琴心:跨国伉俪用音乐架起中越友谊桥

更新时间:2025-04-13 08:21  浏览量:3

3月28日,童光荣(右)和莫双双在位于越南首都河内的家中接受采访。

出生于越南音乐世家的童光荣,幼时常随父亲聆听中国民乐的悠扬曲调。他从八岁起学习竹笛,九岁便登台表演。2006年深秋,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的童光荣,在一次乐曲合作中,与来自湖南衡阳的莫双双相识。音乐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奏出跨国爱情的序章。

这对恋人步入婚姻后,莫双双和丈夫来到越南。2013年,童光荣和莫双双在河内创办了“新活力”乐团。夫妇俩在演奏中巧妙融入中国民乐元素,让古老的越南竹乐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的韵味与越南的旋律在此交融。

童光荣和莫双双携乐团在亚洲艺术节等舞台上斩获殊荣,也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竹韵琴声中,他们既是艺术家,也是文化使者。

除此之外,童光荣和莫双双还召集一群在越旅居、喜爱音乐的国际友人组建“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常与“新活力”乐团携手完成演出,奏响多元的友谊旋律。

如今,这对夫妻奔走于中越两国,用音符传递真诚与善意。童光荣动情地说,在他们心中,最美的旋律正是中越友谊地久天长的和音。

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3月28日,童光荣(右)和莫双双在位于越南首都河内的家中合奏。

出生于越南音乐世家的童光荣,幼时常随父亲聆听中国民乐的悠扬曲调。他从八岁起学习竹笛,九岁便登台表演。2006年深秋,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的童光荣,在一次乐曲合作中,与来自湖南衡阳的莫双双相识。音乐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奏出跨国爱情的序章。

这对恋人步入婚姻后,莫双双和丈夫来到越南。2013年,童光荣和莫双双在河内创办了“新活力”乐团。夫妇俩在演奏中巧妙融入中国民乐元素,让古老的越南竹乐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的韵味与越南的旋律在此交融。

童光荣和莫双双携乐团在亚洲艺术节等舞台上斩获殊荣,也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竹韵琴声中,他们既是艺术家,也是文化使者。

除此之外,童光荣和莫双双还召集一群在越旅居、喜爱音乐的国际友人组建“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常与“新活力”乐团携手完成演出,奏响多元的友谊旋律。

如今,这对夫妻奔走于中越两国,用音符传递真诚与善意。童光荣动情地说,在他们心中,最美的旋律正是中越友谊地久天长的和音。

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3月28日,童光荣与莫双双在位于越南首都河内的家中教授“新活力”乐团成员乐理知识。

出生于越南音乐世家的童光荣,幼时常随父亲聆听中国民乐的悠扬曲调。他从八岁起学习竹笛,九岁便登台表演。2006年深秋,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的童光荣,在一次乐曲合作中,与来自湖南衡阳的莫双双相识。音乐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奏出跨国爱情的序章。

这对恋人步入婚姻后,莫双双和丈夫来到越南。2013年,童光荣和莫双双在河内创办了“新活力”乐团。夫妇俩在演奏中巧妙融入中国民乐元素,让古老的越南竹乐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的韵味与越南的旋律在此交融。

童光荣和莫双双携乐团在亚洲艺术节等舞台上斩获殊荣,也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竹韵琴声中,他们既是艺术家,也是文化使者。

除此之外,童光荣和莫双双还召集一群在越旅居、喜爱音乐的国际友人组建“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常与“新活力”乐团携手完成演出,奏响多元的友谊旋律。

如今,这对夫妻奔走于中越两国,用音符传递真诚与善意。童光荣动情地说,在他们心中,最美的旋律正是中越友谊地久天长的和音。

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3月30日,在越南首都河内,童光荣(右上)指导“新活力”乐团排练。

出生于越南音乐世家的童光荣,幼时常随父亲聆听中国民乐的悠扬曲调。他从八岁起学习竹笛,九岁便登台表演。2006年深秋,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的童光荣,在一次乐曲合作中,与来自湖南衡阳的莫双双相识。音乐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奏出跨国爱情的序章。

这对恋人步入婚姻后,莫双双和丈夫来到越南。2013年,童光荣和莫双双在河内创办了“新活力”乐团。夫妇俩在演奏中巧妙融入中国民乐元素,让古老的越南竹乐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的韵味与越南的旋律在此交融。

童光荣和莫双双携乐团在亚洲艺术节等舞台上斩获殊荣,也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竹韵琴声中,他们既是艺术家,也是文化使者。

除此之外,童光荣和莫双双还召集一群在越旅居、喜爱音乐的国际友人组建“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常与“新活力”乐团携手完成演出,奏响多元的友谊旋律。

如今,这对夫妻奔走于中越两国,用音符传递真诚与善意。童光荣动情地说,在他们心中,最美的旋律正是中越友谊地久天长的和音。

新华社记者 胡佳丽 摄

3月30日,在越南首都河内,童光荣(左)和莫双双(右)参加“新活力”乐团排练。

出生于越南音乐世家的童光荣,幼时常随父亲聆听中国民乐的悠扬曲调。他从八岁起学习竹笛,九岁便登台表演。2006年深秋,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的童光荣,在一次乐曲合作中,与来自湖南衡阳的莫双双相识。音乐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奏出跨国爱情的序章。

这对恋人步入婚姻后,莫双双和丈夫来到越南。2013年,童光荣和莫双双在河内创办了“新活力”乐团。夫妇俩在演奏中巧妙融入中国民乐元素,让古老的越南竹乐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的韵味与越南的旋律在此交融。

童光荣和莫双双携乐团在亚洲艺术节等舞台上斩获殊荣,也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竹韵琴声中,他们既是艺术家,也是文化使者。

除此之外,童光荣和莫双双还召集一群在越旅居、喜爱音乐的国际友人组建“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常与“新活力”乐团携手完成演出,奏响多元的友谊旋律。

如今,这对夫妻奔走于中越两国,用音符传递真诚与善意。童光荣动情地说,在他们心中,最美的旋律正是中越友谊地久天长的和音。

新华社记者 胡佳丽 摄

3月24日,在越南首都河内,童光荣(右前)和莫双双(左后)参加“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排练。

出生于越南音乐世家的童光荣,幼时常随父亲聆听中国民乐的悠扬曲调。他从八岁起学习竹笛,九岁便登台表演。2006年深秋,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的童光荣,在一次乐曲合作中,与来自湖南衡阳的莫双双相识。音乐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奏出跨国爱情的序章。

这对恋人步入婚姻后,莫双双和丈夫来到越南。2013年,童光荣和莫双双在河内创办了“新活力”乐团。夫妇俩在演奏中巧妙融入中国民乐元素,让古老的越南竹乐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的韵味与越南的旋律在此交融。

童光荣和莫双双携乐团在亚洲艺术节等舞台上斩获殊荣,也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竹韵琴声中,他们既是艺术家,也是文化使者。

除此之外,童光荣和莫双双还召集一群在越旅居、喜爱音乐的国际友人组建“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常与“新活力”乐团携手完成演出,奏响多元的友谊旋律。

如今,这对夫妻奔走于中越两国,用音符传递真诚与善意。童光荣动情地说,在他们心中,最美的旋律正是中越友谊地久天长的和音。

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3月24日,在越南首都河内,童光荣和莫双双参加“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排练。

出生于越南音乐世家的童光荣,幼时常随父亲聆听中国民乐的悠扬曲调。他从八岁起学习竹笛,九岁便登台表演。2006年深秋,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的童光荣,在一次乐曲合作中,与来自湖南衡阳的莫双双相识。音乐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奏出跨国爱情的序章。

这对恋人步入婚姻后,莫双双和丈夫来到越南。2013年,童光荣和莫双双在河内创办了“新活力”乐团。夫妇俩在演奏中巧妙融入中国民乐元素,让古老的越南竹乐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的韵味与越南的旋律在此交融。

童光荣和莫双双携乐团在亚洲艺术节等舞台上斩获殊荣,也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竹韵琴声中,他们既是艺术家,也是文化使者。

除此之外,童光荣和莫双双还召集一群在越旅居、喜爱音乐的国际友人组建“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常与“新活力”乐团携手完成演出,奏响多元的友谊旋律。

如今,这对夫妻奔走于中越两国,用音符传递真诚与善意。童光荣动情地说,在他们心中,最美的旋律正是中越友谊地久天长的和音。

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场馆介绍
中山公园音乐堂座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中华路4号
乘1、4、5、10、22、37、52、726、728、802路等天安门西站下车或地铁1号线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