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山音乐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演员“跨界”涌入音乐节:当流量消退,乐迷还能回来吗

更新时间:2025-04-22 00:08  浏览量: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宗智

五一假期,向来是音乐节和乐迷的狂欢阵地。与往年“全员音乐人”的阵容相比,今年的五一舞台上,“跨界”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潮流。赵露思、张晚意、罗云熙、丁禹兮、任嘉伦等流量演员们接连官宣,表示将在不同的音乐节上一展风采。从乐迷的“精神乌托邦”到粉丝的“流量竞技场”,音乐节变味了吗?乐迷认可吗?

“跨界演出”热潮渐起

近几年来,音乐节的演出阵容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中。“2019年左右,音乐节很纯粹,风格也相当鲜明,演出阵容主要以乐队和音乐人为主。”资深乐迷“范范”告诉记者。据行业观察数据,2023年头部音乐节的非音乐类艺人占比已突破30%。原本以摇滚为主的音乐节上,开始出现偶像男团、流量歌手,甚至连相声演员都曾“分过一杯羹”。

时间来到今年,音乐节演出阵容再次经历“大换血”。除了偶像男团、流量歌手,一些流量演员参加音乐节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很多资深乐迷称“这让昔日以独特风格构筑精神乌托邦的音乐节,做的越来越像‘演员拼盘’的演唱会了。”

从过往演艺经历来看,这些被邀请登上音乐节舞台的演员们,并非纯粹的“音乐小白”。罗云熙、任嘉伦早年都有唱跳训练的经验,前者曾以男子组合出道,发布过三张专辑并举办过个人演唱会,后者也发布过个人单曲和专辑;张新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专业,演唱过的影视剧主题曲有七八首;赵露思、丁禹兮多次为主演的剧集演唱OST,部分热门作品在音乐平台的收藏量则超过了7位数。

不过,与专业棚内录音相比,户外全开麦音乐节对于艺人的演唱功力要求更为严苛。乐迷“小左”对此表示担忧,“他们真的能唱好吗?作为乐迷还是以音乐节的体验感为主,希望能听到真正有实力、全开麦的现场,很多音乐节首次亮相的演员是第一次演出,没有原创作品也没有专业训练,很难让人相信能带来‘稳’的表演。”早在2014年,草莓音乐节就曾邀请张曼玉以摇滚歌手的身份登上主舞台,但是现场的音准、节奏都略显“潦草”。后来,在一次真人秀节目中,张曼玉坦言,自己的几乎有一年的时间“不好意思出来见人”,“我没有过太大的打击,但那次是一个真正的打击。”

音乐节的核心魅力在于群体共鸣,但当粉丝为偶像尖叫、乐迷为音乐呐喊时,两种群体的冲突可能让现场沦为“文化孤岛”。“范范”直言,“听的或许是同一首歌,却仿佛活在两个平行世界。”

性价比下的“双向奔赴”

当流量演员逐渐占据音乐节海报“C位”,这场变革看似偶然,实则折射出行业生态的深层变迁。

比起2023年的井喷式增长,如今的音乐节市场无疑是降温了。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和灯塔专业版发布的报告,2024年全年国内主要音乐节IP数量为71个,同比2023年下降40.5%。到今年,更让人有“降温”实感的是频繁出现的音乐节取消公告。3月至今,长江采石矶·森林绿洲音乐节、请来窦靖童和杨千嬅的北京2025无限音乐节等先后宣布取消。

市场降温倒逼主办方寻求破局。独立乐队因高频曝光导致观众审美疲劳,而流量演员的粉丝消费力远超普通乐迷,不愿透露姓名的主办方告诉记者:“十个音乐节里能有两个赚钱就偷笑了,流量是活下去的筹码。”

对于演员而言,跨界演出同样是一场性价比极高的投资。今年2月的厦门草莓音乐节上,陈昊宇在大风中飒爽开唱《野子》,被粉丝赞为“被风眷顾的女神”,短视频平台上多个“直拍”话题播放量超700万。这一波宣传放大了演员以外的身份,为其打开了更多可能性。从现实层面考虑,当越来越多音乐节下沉到三四线城市,渴求以音乐节促进文旅行业发展的城市、希望尽可能提升票房的主办方以及力求带动产品销售的品牌赞助商,也会不约而同地想要拥抱规模更大的非专业观众群体。

需跨越“玩票”门槛

流量演员的涌入虽短暂提振票房,却可能透支音乐节的长期价值。随着网红和流量明星的加入,粉丝们为了近距离与偶像互动,掀起了“卷前排”“夜排”的风气,有的粉丝甚至凌晨三四点就去排队,只为抢到前排位置。为了支持偶像,粉丝们挂大旗、举灯牌,原本轻松快乐的音乐节氛围变得“剑拔弩张”。

“根本抢不到票,现场全是粉丝抢前排。”乐迷“岳岳”无奈说道,她表示流量明星的加入会直接影响自己对音乐节的参与意愿。乐迷“为光”深有同感,“我对这些明星无感,但他们的确让现场排队更难了”,她坦言除非主办方进行分区,不然“会影响观看体验”。

更让乐迷们感到无奈的是,随着大咖音乐人、网红和流量明星的加盟,音乐节的票价也水涨船高。2019年多数音乐节的票价在两三百元,如今普遍涨了一倍不止,有的甚至突破千元大关。这使得许多普通乐迷望而却步。

乐迷“小左”说:“阵容中出现大量影视演员会影响我对音乐节的选择。一些音乐节演员扎堆,作为更希望听到原创乐队的乐迷,我可能就不会选择这样的阵容,同样是购票我更希望看到一些实力强的乐队或歌手的演出,这样性价比会更高。‘术业有专攻’,演员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比较好。”

音乐节不是镀金场,而是试金石,跨界需以实力服众。或许,音乐节的生命力不在于能请到多少顶流,而在于能否让不同群体找到共鸣。唯有在商业与艺术、流量与纯粹之间找到动态平衡,音乐节才能从“演员拼盘”回归“音乐本位”,成为连接大众与艺术的桥梁。正如某位音乐节主理人所说:“当流量消退,乐迷还能回来吗?请把音乐节还给真正爱听乐队的人。

场馆介绍
中山公园音乐堂座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中华路4号
乘1、4、5、10、22、37、52、726、728、802路等天安门西站下车或地铁1号线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