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琴,如何在一次练习中,练更多的内容?
更新时间:2025-08-27 10:46 浏览量:1
如果你想在某次的练琴中,练更多的内容。
比如,既想巩固“基本功”,又想练点练习曲,还想继续保持所学乐曲的进度,同时还想再复习一些之前学过的作品,有时还想练一练一些好听的歌曲,轻音乐旋律等……
那么宛洛建议你,每一类内容,就要严格地控制它的“任务量”以及练习时长了。
控制这些,因人而异,也因每一次具体的练习条件与状况而异。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
把每一类内容控制的“内容量”越少,练习时长越短,则越容易完成更多不同种类的练习。
比如,你本次有一个小时的练琴时间,在这一个小时里,你想练到更多的、不同种类的内容。
想继续巩固基本功,想用一首练习曲“检验”一下目前的基础,想接着学习新乐曲,还想把之前学过的乐曲或练习曲,拿出来过一遍。有时还想演奏一些目前流行的歌曲与旋律。
有学琴者就会觉得,这么多的练习内容,怎么可能在一个小时内,就全部完成呢?
宛洛的回答是,可以完成,但每一种练习任务,完成的“内容量”,就会看起来较少,甚至很少了。
在开始本次的练习时,开头可以用“基本功”打头。
键盘乐器可以“爬”一两遍音阶;吹管类乐器可以来几组长音,拔一拔高音;弦类乐器就练能提高手部力量与耐力的练习。
“基本功”的练习时长,控制在占整个时长的10%到15%。
接下来,可用一两首练习曲作为“检验”,最好只用一首,因为可以更好地控制所练时间。
这首练习曲,不管目前练得是好还是不好,熟练还是不熟练,每次最多三遍即可。没练好,只能等到下次练习中再解决了。
练习曲,控制在占整个时长的5%就可以了。
接下来到了本次练习的“重头戏”,学习新乐曲。
不管你现在的接受能力是快还是慢,每次学得多还是少,此时我们都以时常为标准,而不再以“任务量”为参考。
学习新作品,最多占整个时长的50%,也就是最多只能占用一半的时间。
最后的30%时间,20%到25%可以对之前学过的作品,挑选一两首进行复习。
最后的5%到10%,则可以随意演奏一些内容。自己觉得好听的流行歌曲,轻音乐旋律,老歌的旋律,哪怕是自己想出来的旋律都可以。
整个一小时的练习时长,就这样被我们安排得满满当当,极其紧凑。
但宛洛并不建议大家,每一次的练习内容,都按照这样来。因为中间没有任何一点休息,一种内容结束,立刻就要接着开始下一项内容。
虽说内容不同,可以起到一定的头脑调节作用,但一点休息也没有的话,这样的内容练多了,疲劳感还是会比较明显。
所以最好的练习内容与计划,还是那种每次都不给自己安排太多内容,两三项即可,同时每次中,都“穿插”着休息。
哪怕练上好几个小时,但只要其中贯穿着休息,整个练下来,也会感觉没有多累,是完全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