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九世孙太疯狂!用算盘算出音乐密码,比巴赫早52年封神
更新时间:2025-09-25 05:22 浏览量:1
你敢信吗?明朝有位王爷,放着荣华富贵不要,抱着算盘玩出了世界级成就——他就是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载堉,用一把算盘算出“十二平均律”,让现代音乐有了“通用密码”,比西方音乐大师巴赫早了52年!
一、放着王爷不当,偏要当“算呆子”
朱载堉生在河南怀庆府的郑王府,是妥妥的皇亲国戚。可他偏不按套路出牌:父亲被诬陷入狱,他就搬去王府外的土屋里,一住19年,不穿锦衣不食肉,天天抱着算盘、摆弄琴弦。
别人忙着争权夺利,他却在研究“怎么把一个八度分成12个均等的半音”。这问题搁现在得用高等数学,可朱载堉硬是靠算盘,算出了“2的12次方根”(约1.059463),精准到小数点后24位!要知道,这组数字是现代钢琴调音的“黄金比例”,没有它,就没有如今整齐划一的键盘乐器。
二、一把算盘干翻西方,巴赫都得喊他“前辈”
当朱载堉在1581年写出《律吕精义》,把“十二平均律”公之于世时,西方还在为“音阶不平均”头疼。直到52年后,巴赫才靠这一理论写出《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奠定现代音乐基础。
更绝的是朱载堉的“跨界天赋”:他用这一理论制作出世界上第一架“十二平均律”律管,音准精确到让现代音乐家咋舌;还发明了“舞谱”,用数学符号记录舞蹈动作,比现代舞谱早300年。这位王爷简直是“明朝版达芬奇”,把数学、音乐、舞蹈玩成了一家人。
三、王爷身份藏着“开挂”密码
他有“顶级科研条件”:王府藏书无数,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数学、历法知识;
他敢“挑战权威”:当时官方音乐用“三分损益法”,音阶不均,他偏要推翻重来,喊出“律历之学,非天子诸侯所私,而天下之公也”;
他够“偏执”:算不出来就不吃饭,琴弦断了就通宵重调,土屋里的油灯常常亮到天明。
可这位“音乐界祖师爷”,生前却少有人知。直到清末,他的著作传到欧洲,被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赞为“中国对世界音乐的最大贡献”,西方人才惊觉:原来现代音乐的“密码”,600年前就被中国一位王爷算出来了!